石應康:醫院管理革新者

“醫院管理重在讓每一個管理者都能獲得成就感、擁有責任感,更要有好奇心,敢于嘗試用新方法改變舊事物。改革總是會引起過去既得利益者的不滿和別人的非議,這一點我很清楚,但評價是留給歷史的”

“醫院管理重在讓每一個管理者都能獲得成就感、擁有責任感,更要有好奇心,敢于嘗試用新方法改變舊事物。改革總是會引起過去既得利益者的不滿和別人的非議,這一點我很清楚,但評價是留給歷史的”

120年前,在四川成都四圣祠北街12號,加拿大醫生啟爾德(O.L.Kilborn)建起一個小診所。120年間,以這個小診所為起點,一個擁有4300張病床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崛起,單點規模名列世界第一。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就是現任華西醫院院長石應康。

石應康 

見到石應康之前,記者先在華西醫院的地下停車場周旋了一陣子。占地71000平方米,1541個車位,24名保安,5名專職“導航”工作人員。這幾乎是全國最大的停車場,不過,它也只是醫院用來解決患者就醫停車難的6個機動車停場中的1個。

醫院的行政樓是60年前加拿大人設計的,中式仿古建筑,院長石應康選了一間很不起眼的房間辦公,辦公室里唯一的窗戶正好對著醫院門診大樓,隨時望去,都是一幅人流如織的景象——那里創造了全年340萬人次的門急診量,9萬余臺次的手術量,醫院單點規模(同一個地址)和各項醫療服務量在全球都是第一。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成都人用“春運”這么傳神的詞,來形容華西醫院。能認識這里的一兩個醫生,對成都人來說也是比較有面子的事情。

年輕的三甲醫院掌門人

石應康是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完成了從住院醫生到院長的全過程。37歲,由主治醫師破格晉升為副主任醫師;41歲,在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做訪問學者期間,又被破格提升為主任醫師;43歲,他從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