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松鼠會】塑化劑的毒性與安全標準

白酒中的塑化劑,如果喝酒量比較大的話,確實會構成“曝露劑量”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部分。不過,與它們相比,酒精本身的危害要顯著得多。所以,不管白酒中的塑化劑含量是否超標,為了健康而不喝酒、或者至少是“少喝酒”,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情。

“白酒普遍存在塑化劑”的新聞,讓許多人一如既往地質問“還有什么東西可吃”。而一些媒體渲染的“毒性是三聚氰胺的20倍”,更讓人們憂心忡忡。

在談論食品安全的時候,經常聽到“某某毒性很大”“某某的毒性是某某的XX倍”的說法。這些說法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們又應該如何來看待毒性與安全標準呢?

在毒理學上,用“半數致死量”來衡量一種物質的毒性,簡稱LD50。它是指在一定時間內(不同的試驗這個時間可能不同),毒死一半試驗動物每天所喂的這種物質的量,折算成“每天每公斤體重的量”來表示。試驗動物一般是大鼠,也有兔子等其他動物。LD50越低,毒性越大。在塑化劑新聞中最受關注的兩種塑化劑,DEHP的LD50是30.6克,DBP的LD50是8克。這個量差不多不是“毒死”動物,而是“撐死”了——要知道,水的LD50也不過90克。而三聚氰胺的LD50是3.2克,比塑化劑低了幾倍。從LD50的角度,塑化劑的毒性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