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改革二十年】印度國大黨議員馬尼·尚卡爾·艾亞爾 “印度的發動機不是私人企業”
馬尼·尚卡爾·艾亞爾,現為印度國大黨議員,他是印度國內對改革持批評態度的代表人物。聊起改革,他堅持認為印度的發動機應當在于更有效率的公共部門,尤其是地方部門,而不是私人企業,他坦言現在他這樣的人在黨內已經是少數派。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劉余琳
印度國大黨議員馬尼·尚卡爾·艾亞爾。
馬尼·尚卡爾·艾亞爾,現為印度國大黨議員,他是印度國內對改革持批評態度的代表人物。
1999年,印度改革的第8個年頭,國大黨成立反思委員會,檢討國大黨在1996-1999年連續三次大選的失敗。黨主席索尼婭·甘地指定艾亞爾為委員會召集人。該委員會得出的結論是,改革是國大黨失利主因。委員會就此建議國大黨,重新回到其支持窮人和尼赫魯式社會主義的立場上。2004年國大黨重新執政以后,艾亞爾先后出任印度村自治組織潘查亞特治理部部長、石油部長。
2012年11月,南方周末記者在德里見到艾亞爾。聊起改革,他堅持認為印度的發動機應當在于更有效率的公共部門,尤其是地方部門,而不是私人企業,他坦言現在他這樣的人在黨內已經是少數派。
印度的問題在于基層政府
南方周末:在零售業領域引進外國直接投資,是印度改革的一個新舉措,引發了巨大爭議,讓政府左右為難——堅持推進,會招致左翼強烈不滿;暫緩和放棄,又會讓改革支持者失望。對此,你怎么看?
艾亞爾:左翼在印度力量微弱(這里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