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上“批法”這一課

中國法家治國思想體系的遺毒,是非常嚴重而深遠的。辛亥革命以后,蔣介石政權實行的,不仍然是外儒內法的統治嗎?導致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不恰恰是法家治國思想的深化嗎?甚至直到今天,中國法家治國思想的遺毒仍然有影響,所以我認為,中國當前急需補的一課是:批法。

責任編輯:劉小磊

《韓非子》書影。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自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學便成為中國正式承認的治國思想、中國文化的主體,統治中國兩千余年。鴉片戰爭以后,具有優勢的西方文化挾堅船利炮侵入中國,儒學節節敗退,中國面臨亡國之險。1915年新文化運動發軔之后,特別是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國內先覺人士,大都認識到儒學的時代落后性,而且落后就要挨打,于是就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大力提倡“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儒學陸續受到批判。這對中國現代化事業,是非常必要的。

“五四”運動以后,中國思想、文化界占主導地位的,已不是儒學,而是馬克思主義和西化論(包括全盤西化論)。但是,也有少數知識分子由于出身、教養甚至既得利益等關系,不甘心儒學的沒落,逆潮流而動,站出來捍衛孔子學說,并融合西方唯心主義哲學著書立說,公開主張復興孔孟之道,實際上主要是宋明儒家的道德心性之學。這就是現代新儒家的現代新儒學。這是對于“五四”激烈反傳統的一種保守的回應,也是對于當時已在中國流傳開來的科學主義思潮的一種反抗。

根據當代學者的研究,從上世紀20年代以來,直到現在,盡管現代新儒家一再出來在大陸、香港、臺灣等地興風作浪,但他們始終擺脫不了“寂寞孤懷”的境遇,在社會上甚至學術思想界不被理解;他們的學說被視為“迂遠不切事情&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