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去吃飯,確實是個問題 學生話劇《蔣公的面子》引發的選擇

無論從哪個角度說,《蔣公的面子》這部兩個半小時的學生話劇都當得上一個“奇跡”:編劇是一位戲劇影視專業的大三女生,描寫的卻是70年前中央大學教授中的復雜人性;導演痛批當下的戲劇生產體制,2012年12月14日,江蘇省委宣傳部卻安排《蔣公的面子》在南京藝術學院連演3天,省委宣傳部長親自觀演。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閻彬 吳燁 張潔瑤

在《蔣公的面子》中,三個教授到底有沒有去吃飯,誰也不知道。 (《蔣公的面子》劇組 供圖/圖)

卞從周:延安就有民主自由嗎?

時任道:總比這里民主自由。

卞從周:我只聽說它有民主集中,沒聽說它有民主自由。都說自由,那《中央日報》也有造謠的自由。

時任道:所以現在還有人信《中央日報》嗎?

卞從周:你看,這就是自由的壞處。

時任道:這是濫用自由的壞處。

對話出自學生話劇《蔣公的面子》。“這些話出自《聯大八年》。”話劇的編劇、南京大學戲劇影視藝術系大三學生溫方伊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無論從哪個角度說,《蔣公的面子》這部兩個半小時的學生話劇都當得上一個“奇跡”:編劇是一位戲劇影視專業的大三女生,描寫的卻是70年前中央大學教授中的復雜人性;導演痛批當下的戲劇生產體制,2012年12月14日,江蘇省委宣傳部卻安排《蔣公的面子》在南京藝術學院連演3天,省委宣傳部長親自觀演。

教授們到底有沒有去吃飯

《蔣公的面子》始于呂效平、溫方伊這對師生。

呂效平是南京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戲劇影視藝術系主任,同時他也是“五個一工程獎”的評委。呂效平給學生溫方伊“學年論文”題目只是一句話:1943年,蔣介石就任中央大學校長前,曾請中文系的三位教授吃年夜飯,三位教授在“給不給蔣介石這個面子”的問題上爭執不下。

溫方伊的任務是把這句話變成可演的劇本。

這句話實際上是流傳在南京大學中文系的一則傳說。呂效平從自己的老師、原南京大學中文系系主任董健那里聽到了這個傳說,又把這個傳說告訴了溫方伊。

這是個“開頭很詳細,卻沒有結尾”的傳說。傳說的三位主人公中有中文系的著名教授胡小石、陳中凡,第三位卻姓名不詳。歷史上,陳中凡是一位“偏左”的教授,和陳獨秀交情甚篤;而胡小石則是一位對政治毫不感興趣的美食家,蔣介石曾向胡小石討過字,但胡沒有給他。三位教授吵了一天,可最終有沒有去吃飯,誰也不知道。

溫方伊去找“師爺”董健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