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服人 德州撲克里的哲學
所有的智力游戲里,放棄就是認輸,只有在德州撲克里,放棄不是認輸,而是一個選項,甚至有時候放棄才是勝利。
責任編輯:朱曉佳 實習生 閻彬 張潔瑤 吳燁
德州撲克不是單拼運氣的游戲,它很大程度上受技術控制。但目前中國玩家大多還沒有領會這一點,他們依然在各種小概率事件中尋找樂趣。包括玩家在內的人們的誤解,使德州撲克在中國處于一個危險的位置。
所有的智力游戲里,放棄就是認輸,只有在德州撲克里,放棄不是認輸,而是一個選項,甚至有時候放棄才是勝利。
兩個人站在電梯里,一人問:“我們要去幾樓,是不是4樓?”
另一個人淡淡地回了一句:“mini raise。”前者心領神會地按了8樓。
這是屬于德州撲克玩家之間的段子——raise指的是加注,mini raise是指比前者所下注碼剛好翻一倍。
類似的段子還有很多,比如,問:2012年阿迪達斯拍了一個廣告片叫《All In》,那么它的對手耐克的廣告片應該叫什么?答:應該叫《Call》。在德州術語里,All In指投入自己的全部籌碼,而Call的意思是,我跟你。
近幾年,隨著德州撲克在中國迅速傳播和普及,中國精英階層已經迅速形成一個個“德州圈”。
牌桌上的較量
如果說歌手汪峰、網絡紅人郭美美、澳門小姐冠軍楊曦有什么交集,那么至少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德州撲克。2012年12月14日,聯眾游戲聯合世界撲克巡回賽(WPT)與三亞市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局,在三亞舉辦了簡稱CPT的WPT中國分站賽,他們都是參賽選手。
這是WPT這一國際頂級賽事首次登陸中國。
在德州撲克比賽里,有兩大著名賽事,一個是WPT,一個是世界撲克系列賽(WSOP)。就影響力而言,前者相當于奧運會中的足球賽,后者相當于世界杯。
這次在中國舉辦的CPT,有德州撲克界的三個大名字:第一個獲得WPT主賽冠軍的華人老邱(David Chiu);第一位入選世界撲克名人堂的亞裔人士陳強尼(Johnny Chan);獲得WSOP冠軍金手鏈最多的菲爾·海默斯(Phil Hellmuth)。
542人參加了CPT比賽主賽事,比賽的前三名獲得洛杉磯撲克經典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