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青竹簡國學計劃】陳少松:中華吟誦與古典美文欣賞
現代人賞讀古典美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用現代朗誦學方法誦讀;第二,用現代人創作的曲調歌唱;第三,用古代流傳下來、經過今人譯譜和整理的曲調進行演唱;第四,用古琴、戲曲、曲藝、民間音樂、甚至流行歌曲的曲調來演唱;第五,也是我長期從事教學和研究的,就是用中華傳統的方法來吟誦古典美文。
根據我的考察,現代人賞讀古典美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用現代朗誦學方法誦讀;第二,用現代人創作的曲調歌唱;第三,用古代流傳下來、經過今人譯譜和整理的曲調進行演唱;第四,用古琴、戲曲、曲藝、民間音樂、甚至流行歌曲的曲調來演唱;第五,也是我長期從事教學和研究的,就是用中華傳統的方法來吟誦古典美文。
什么是吟誦
吟誦是我國傳統的美讀詩詞文章的方法,是歷代國人欣賞和教學古典美文的獨特手段,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門絕學。
吟誦是我國世代相傳的誦讀詩詞文章的方法,帶有一定的音樂性,很好聽,所以叫做“美讀”。我認為傳統的吟和誦雖有共同的地方,即都要有節奏地讀,但吟和誦這兩者還是有區別的。所謂吟,就是拉長聲音,像歌唱似的讀,吟的時候不僅有節奏,而且有一定的旋律,聽起來就像歌唱;所謂誦,就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奏地讀,誦的時候一般旋律不太分明。所以吟的音樂性比誦強。
然而,“吟”和嚴格意義上的“唱”是有區別的,主要有四點:
第一,“唱”有樂譜可依,唱的時候嚴格按照樂譜唱,唱的人對樂譜一般不能隨意改動﹔而古人的“吟”沒有樂譜可用,隨口而吟,傳授的時候也是口耳相傳,家里的父親教兒子吟古詩,就是這樣一句一句教,口耳相傳。
第二,“唱”在通常情況下有樂器伴奏,古人的“吟”沒有譜子,也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