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坐標·財富蛋糕】什么在影響中國人未來的收入

如果我們的GDP無法讓人民群眾的收入增長,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跟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人的收入存在幾個問題:第一,收入在GDP中占比過低,而且近年來呈加速下滑的趨勢;第二,稅收在GDP中占比畸高,而且近年來呈現加速上升的趨勢,這大大地擠占了老百姓收入增加的空間;第三,收入差別過大。

責任編輯:顧策 舒眉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龐航宇

跟財富直接相關的幾個市場,無論是樓市、股市、土地還是存款利率,都直接地深受政府影響,這導致中國的財富增長充滿了風險和偶然性。 (何籽/圖)

如果我們的GDP無法讓人民群眾的收入增長,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

也許在未來,2012年會這樣被人們想起來:那一年,中國開始把關注點從GDP轉到收入問題上來了。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最近的一句話受到媒體廣泛的關注,那就是:如果我們的GDP無法讓人民群眾的收入增長,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

這句個性十足的講話跟以往的官樣文章明顯不同。更重要的是,它揭示著,未來的中國經濟掌舵人把關注點從“GDP的增速”轉移到“收入增長”上來。如果把這句話跟其此前反復提及的“改革紅利”、“城鎮化”等結合起來,也許可以給中國人收入在未來的變化勾勒出一個粗略的路線圖。

欲展望未來的收入情況,需先了解中國人收入在當下的特點。特別是,在2012年,中國人的收入、財富發生了哪些變化。

2012年:于無聲處聽驚雷

跟財富直接相關的幾個市場,無論是樓市、股市、土地還是存款利率,都直接地深受政府影響,這導致中國的財富增長充滿了風險和偶然性。

政府官員通常會對GDP念茲在茲,但老百姓更為關心的是收入的問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

粗略地說,GDP是用來描述某地全體人員新創造的財富總量。這些財富大致被切分為三大塊:勞動者獲得工資、投資人獲得利潤(包括存款利息、房租收入等)、政府拿走稅收(其中有一部分變成社會福利、補貼,又返還給老百姓)。它包括歷年的總收入中減去已經消費掉的那部分而留存下來的,也包括一些非勞動創造的東西——比如土地、礦山等自然資源,一旦通過市場被買賣,當年買賣的部分被計入當年的GDP。

由于GDP與財政收入、就業都有直接的關系,而這些都是政府官員最為關注的指標,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政府官員對GDP格外關注。

而老百姓關心的自然是怎么增加財富。有兩種辦法,一個是增加收入,一個是增加財產的估值。

先說說財產估值。在2012年,國內在限制房價,國外有歐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