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坐標·現實路徑】收入分配:一份報告引發的討論
現年61歲的王小魯是1980年代風云一時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簡稱體改所)的成員之一,曾擔任體改所發展研究室主任,是1984年莫干山會議的論文評議員。他的身上,幾乎貼著一個如影隨形的標簽:灰色收入。
責任編輯:顧策 舒眉 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龐航宇
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就在每個公民的腳下。南方周末記錄了一些探索者的故事,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堅持推動對一些關鍵領域進行改革。
一份飽受爭議的研究報告,引發了全社會對灰色收入這個敏感問題前所未有的持續熱議。
王小魯的身上,幾乎貼著一個如影隨形的標簽:灰色收入。
王小魯是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他和同事這些年對灰色收入進行的持續研究,讓這一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2007年,“國民收入分配與灰色收入”研究完成,結果顯示,“2005年,根據恩格爾系數和其他一些消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