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暴雨之后,城市與生活一起改變告別“廣渠門”
北京“7·21”暴雨,79人遇難。5個月前的那場災難,刺痛了這座城市的心。5個月之后,我們回訪了幸存者。5個月很漫長,一群從災難中重新站起前行的人們,試圖回歸原先的生活軌跡。不過,一切并不如想象的那樣簡單。
責任編輯:何海寧 曹海東 朱紅軍 袁端端 周瓊媛 陳佩
東城區、豐臺區、朝陽區,這是“7·21”暴雨中,北京受災比較嚴重的城區。中產階級、地下室北漂族、城中村打工者,是這座大城市里的三個典型人群。一場暴雨,將他們的命運和北京大城市病匯集在一起。
北京“7·21”暴雨,79人遇難。5個月前的那場災難,刺痛了這座城市的心。
5個月之后,我們回訪了幸存者。這里面包括逝者的親屬、鄰居和朋友,也包括和你我一樣,與他們素不相識的普通市民。
5個月很漫長,一群從災難中重新站起前行的人們,試圖回歸原先的生活軌跡。不過,一切并不如想象的那樣簡單。
5個月很緊迫,這座城市的管理者需要更新管線,建立預警系統,完善應急預案,重新審視那些美麗外表下被忽略的細節。
生命警戒線
從表面上看,廣渠門已經告別了悲傷。2012年12月24日下午,人行道上戴著圣誕帽的孩子在嬉笑追逐,主路上的車流在緩慢前行。這一切都昭示著將是一個家人團聚的平安夜。
汽車廣播里,北京市交管局提前發出警示:這一天的晚高峰將持續7個小時,擁堵的路段包括連接著廣渠門橋的兩廣大街。交管部門承諾,將啟動高等級上勤方案,增加巡邏清障警力,做好指揮疏導工作。
經歷了一次次災難和混亂的洗禮,城市的管理者已經在“未雨綢繆”。
盡管平安夜這天并沒有下雨,但一輛黃色的搶險救援車仍舊打著雙閃,駐守在廣渠門橋附近的慢車道上。
“班長正在泵站例行檢查。”北京排水集團的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說,“自從‘那件事’之后,但凡下雨,公安、交警和排水集團都會派車在這里守候。”
2012年7月21日晚7點30分左右,34歲的雜志社編輯丁志健駕車,沿兩廣路駛向位于甘露園的家。后來他連車帶人陷落在廣渠門橋下的積水中。
上述工作人員指了指鐵道橋下那段下凹的主路,在距丁志健遇難處不遠的地方,墻體上刷著“警戒線”三個鮮紅的大字。據說紅、黃兩道警戒線可以為司機涉水行車提供參考,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