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潮爺子”院士的一堂課“北京2049”

“北京2049”研究的地域層次,試圖從人口、經濟、資源、城市交通、舊城保護、住宅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多個維度,設計首都的百年發展戰略。90歲的兩院院士吳良鏞身上勾連了北京規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但他更愿意“展望將來”,“北京2049”也正是給北京上的一堂明日之課。

責任編輯:何海寧 曹海東 朱紅軍 袁端端 周瓊媛 陳佩

2012年12月28日,吳良鏞上完課,被學生簇擁提問。 (葉森/圖)

一堂鉤沉歷史的課“明日之人居”,一項謀劃北京未來的課題“北京2049”,兩院院士吳良鏞身上勾連了北京規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但他更愿意“展望將來”,“北京2049”也正是給北京上的一堂明日之課。

90歲的吳良鏞圍著墨綠色碎花圍巾,拄著拐杖走上講臺。臺下一名90后學生驚嘆:“老爺子好潮。”

2012年12月28日下午,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多功能廳,這名身為兩院院士的“潮爺子”為臺下一百多名學生和老師講授《人居環境科學概論》最后一課,這是老先生每學期的“保留節目”。自1946年受導師梁思成之邀回國創辦清華大學建筑工程學系算起,66年來,他一直站在這個講臺上。

“我現在只有上課還在第一線。”吳良鏞堅持要站著講課,因為這樣“中氣才足”。

2012年初,吳良鏞獲得了由國家主席胡錦濤頒發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一時間,國內各大城市的市長們都以能邀請他為城市把脈為榮。而這位“90后”的老先生更愿意給他的“90后”學生們講講歷史。

這節課的題目是《明日之人居》,吳良鏞套用了著名城市地理學家彼得·霍爾的著作《明日之城》的提法。“今天是2012年末尾,我想用幾個片段來說一些事,希望有助于我們的同學回顧歷史,研究現在,展望將來。”

吳良鏞鼓勵學生多問問題。有學生提出,想了解“北京2049”課題的最新進展,因為聽起來這就像是一部科幻大片的名字。

2006年,時年84歲的吳良鏞帶領團隊,開始籌備一項以北京舊城保護為平臺的跨學科的科研項目,后命名為“北京2049”。這是以新中國成立100周年北京城市發展作為研究平臺,探索合理、前瞻的城市空間組織。

“北京2049”研究的地域層次,包括舊城、中心城區(即城六區)、北京平原地區、北京東南部地區、京津廊地區。課題組試圖從人口、經濟、資源、城市交通、舊城保護、住宅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多個維度,設計首都的百年發展戰略。

該研究項目,正是以吳良鏞創立的“廣義建筑學”和“人居環境科學理論”為理論基礎。

“這個話題可以請吳老師代為回答。”吳良鏞指了指臺下他的學生、清華大學建筑與城市研究副所長吳唯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