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專題】金玉琢:與紫禁城割不斷的緣分
爺爺是溥儀的頭等侍衛,父親是故宮博物院的最早的一批工作人員,他自己也為這座皇城守候了幾十年的歲月。金玉琢,前故宮博物院防火科的工作人員。清康熙帝玄燁第十四子允禵、多羅恂勤郡王是他的先祖。
爺爺是溥儀的頭等侍衛,父親是故宮博物院的最早的一批工作人員,他自己也為這座皇城守候了幾十年的歲月。金玉琢,前故宮博物院防火科的工作人員。清康熙帝玄燁第十四子允禵、多羅恂勤郡王是他的先祖。
在金玉琢后來親自參與重新修訂的家譜的前言中,他這樣寫道:本家族出身滿洲愛新覺羅氏,系清朝圣祖仁清康熙帝玄燁第十四子允禵之后裔。隸屬滿洲鑲藍 旗右翼近支四族,原有管理清室皇族事物之宗人府發給《多羅恂勤郡王世系家譜》一部,不幸遭病變所毀。多年來子侄暨孫兒女輩總因不詳身世,提議重新修訂家 譜……
辛亥革命以后除了溥儀本家,其他的愛新覺羅氏都改了姓金,因為民國政府規定各單位不許錄用旗人。“你還沿著愛新覺羅的姓氏更沒人錄用了。”金玉琢的 爺爺叫載江,是溥儀的頭等侍衛,當年在紫禁城工作的地點離他后來工作的地方幾步之遙。1936年以后生人就不入允禵家譜。金玉琢的父親出生在辛亥革命這一 年, 十幾歲就到清室善后委員會工作,成為故宮博物院最早的工作人員。他本來喚作溥林,后改名金震,在故宮干了一輩子。
金玉琢1989年從難以為繼的北京儀器廠來到故宮工作。在他父親在世的時候不愿意他到故宮來工作。反而是在父親去世以后他得以進入故宮博物院。他在故宮先后在保衛處和防火科工作直到退休。三代人與故宮有著割不斷的緣分。
雖然并不精通文墨,但是金玉琢還是參與了家譜的修訂。“自溥字輩起,凡家屬及出生子女一律登記入譜。”他退休后受故宮返聘參與編寫了《故宮消防》和 《故宮保衛》兩本書。老人說自己對故宮的感情是“非常復雜的”,這種復雜大概一是來源于自己從父輩開始就供職于這里,二則也有自己特殊的血脈因素吧。
記者:你們這一支的愛新覺羅家族后裔目前還有多少人?會偶爾聚一下么?
金玉琢:家族后裔包括女人有幾十人,現在一年聚一次,在北京的二十多人,在上海還有一大家子?;咎幱诶系睦?、小的小的局面。
記者:愛新覺羅家族的人在個性上有什么特點、共同點呢?
金玉琢:有,這個特點一個字就概括了,就是“懶”。我一點也不夸張。我父親談 不上懶,寫字寫得好,其他的許多人退休了以后身體也好, 也有點本事,就是不干事,不愛干,不愛參與社會工作。對于現在的科學技術,關心的少。還有旗人的共同點,都喜歡玩棋聽戲看閑書。我父親也好京劇, 拉胡琴拉得好。在票友里面是很有名的。
記者:在“文革”或者其它運動中您因為姓氏受過沖擊么?
金玉琢:受過,但是不嚴重。那時候也說是什么孝子賢孫啦,皇族后裔啦。不過故宮是文化單位,那時候搞工程的修繕的還分派別打過,文化部門都是腦力勞動者,也就寫寫大字報。
記者:家里還有什么古董文玩么?
金玉琢:我們家沒有。我爺爺去世以后樹倒猢猻散。他在1924年溥儀出宮之前就是給小朝廷服務過。 我父親哥兒六個基本都是紈绔子弟,給他們放個官他們摟點錢,吃喝玩樂提籠架鳥,錢花完了就回來了。六個哥們兒前面三個大都是這個情況。早都已經敗落了。不止我家沒有,現在的其他后裔家里也都沒有。我父親在故宮工作那么多年,在任何歷史情況下從來沒有動過宮里的東西。從來不動。
記者:是不是這個家族的人對物質和財富的看法和別人有些不同?
金玉琢:應該說貪欲比較弱。就像我前面說的,比較懶,明明伸一胳膊就能得著的,他覺得我有呀,能吃飽喝足,就不伸這一胳膊。不過伸這一胳膊有利有弊。有人就得著了,有人就被逮著了。
記者:你們看現在的一些正劇也好,戲說的清代的電視劇也罷,心里有什么感覺?
金玉琢:就是一笑了之,因為祖上幾輩人是怎么過來的每個 人心里都有數。我們都無所謂。像那為《溥儀的后半生》打官司的,是有利益關系。沒有利益關系的都無所謂。我看《康熙微服私訪》、《紀曉嵐》,幾個“王 朝”,看看就是配合腦子里知道的事,還有我寫書的需要,配合著我看過的《起居錄》、《食錄》,核對當前的東西偏離多少。目前從我個人愛好而言,專注新版電 視劇《紅樓夢》。我覺得選人有問題。少年賈寶玉從外表不如老版的,那孩子不像是富貴人家的子女。歸亞蕾演王夫人不合適,演賈母比較合適。我個人覺得翻拍就 是浪費,中國歷史的故事多了,可以拍的多了。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