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于見】節日是一個民族的根基

最近四十年,一些傳統節日逐漸恢復,但是已經失去它們的本來面目,幾乎所有節日成了旅游活動、購物黃金周。但是,節日不應僅僅是購物旅游聚餐的法定機會,春節從祭祖開始,清明思念祖先、端午紀念成為仙人的古代詩人……所有的節日都是要回到對先人、歷史、經驗的紀念、沉思。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劉余琳

僅僅將傳統節日法定并不夠,還要恢復節日的意義和細節

多年前,圣誕節通過青年一代悄悄潛入中國,如今竟然已成為大城市一年一度的狂歡,高潮時幾乎超過傳統節慶。從1980年代偷偷摸摸地搞到現在把大街擠個水泄不通,圣誕節始終是自發的?,F在,社會進步,一年年過著圣誕節成長起來的年輕警察儼然在維持著節日秩序了。在這天,我估計許多人一分鐘也沒有想到過上帝。中國圣誕節更像是某種新潮聚會、標新立異,狂歡、放松、發泄,也許還有對某種西方式的“更X”生活世界的向往,與信仰沒多少關系,人們并非要皈依基督教。

濃墨重彩地營造節日氛圍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風俗、文化,甚至施政風格,就是城市建設,也是要建造某種象征喜慶、勝利、正在過節似的高大雄偉、煥然一新。崇尚大巧若拙、返本歸真、素面朝天的中國傳統被夸張乖戾的符號化粉飾取代,甚至都影響到藝術家,可以看看中國當代藝術。其實,這一套早已令人厭倦,某些空洞口號被一些單位悄悄放棄,但一些單位依然如故。有些單位聰明,將固定要掛的節日標語做成永久性的,每年到期就將同一牌子搬出來。有什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