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焦點的戲劇性變遷
在近30年時間里,收入分配問題一直與中國改革相伴相生。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步,是從打破大鍋飯、鐵飯碗的“平均主義”收入分配制度入手的。從那時起,收入分配一直就是熱點問題,但不同時期焦點也不同。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決定中國收入分配大框架的“分蛋糕”方案八年難產,不僅因為幾乎每一個環節都依然缺乏共識,也因為利益集團的重重阻力。
在近30年時間里,收入分配問題一直與中國改革相伴相生。
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回憶,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步,是從打破大鍋飯、鐵飯碗的“平均主義”收入分配制度入手的。從那時起,收入分配一直就是熱點問題,但不同時期焦點也不同。
1996年,國務院曾召開常務會議研究討論收入分配問題,時任國家計委副主任王春正在會上做了報告,宋曉梧參加了該次會議,他回憶,那次會議已經提到了行政性壟斷行業的收入過高問題。
當時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面臨的主要矛盾,集中在轉軌時期的國民收入超分配和國有資產流失等。當時廣泛流傳的學者追問是,僅用了短短十幾年時間,中國如何就從平均主義盛行走到了貧富差距懸殊?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