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的愛,那么少的錢蘭考大火之前的“棄嬰王國”

2004年到2006年9月底,民政部門對袁厲害的救助情況包括:5900元、1200斤面粉、6床被子等。袁厲害有那么多的愛,卻只有那么少的錢。一個大學生志愿者因為實在無法理解“花園”里孩子們的生存狀況,曾舉報袁“非法收養”。2012年12月,蘭考縣民政局計劃建設一個福利中心。但這一切都不會再與袁厲害和她的孩子們有關了。

責任編輯:楊繼斌 曹筠武

袁厲害曾被當地官員稱作“好人”、被當地媒體稱作“愛心媽媽”,甚至派出所的民警也把撿到的棄嬰送給她。但一場大火之后,袁即被官方認定非法收養。

起火的小樓,已是過去近三十年來袁厲害所能提供給孤兒們的最好的居住環境。袁厲害有那么多的愛,卻只有那么少的錢。

2011年9月,袁厲害接受捐助打算建一圈平房安置孩子;2012年12月,蘭考縣民政局計劃建設一個福利中心。但這一切都不會再與袁厲害和她的孩子們有關了。

一場大火也許將徹底摧毀袁厲害已近30年的善良傳說。但如何完善孤兒救助體系卻遠比分辨袁厲害收養模式的利弊急迫得多。 (CPF/圖)

沒聲息地死去

大人們都出門了,唯一能照料孩子的是一個智障小兒麻痹癥患者。

致命的大火幾乎是在張喜梅出門去醫院的同時燃燒起來的。作為袁厲害家的“保姆”,63歲的張喜梅另一個身份是醫院的臨時工,大火燃起的1月4日這天,她是離開袁家小樓的最后一個大人。

此前,孩子們剛剛吃了她煮的面條。矮胖的“母親”袁厲害已經出了門,她要用那輛破舊的電動三輪車送4個孩子去蘭考縣城關鎮東街小學。而袁厲害的母親張素葉也在之后離開,這個72歲的老人家的任務是送智障孩子袁晶晶去殘聯學校上學。過去27年里,袁厲害是河南省蘭考縣遠近聞名的“棄嬰媽媽”,這棟小樓住著她收養的14個棄嬰。

早晨8點30分,河蘭考縣城關鎮中山北街縣衛生局西側這棟小樓里仍顯得生氣熱鬧。五孩、扎根和小啞巴已經起床,小十坐在客廳的舊沙發上正在看電視,旁邊油膩的桌子上雜亂放著奶粉罐子和七八個奶瓶。兩個撿來不久的嬰兒躺在床上,平常愛賴床的小雨還睡得香甜。

孩子們中最大的“五孩”袁申大約有20歲,患有小兒麻痹癥的他行走遲緩。大人都離家了,“弟弟妹妹”多是還沒到學齡的幼兒,照料的任務就落在這個僅有簡單表達能力的年輕人身上。

事后官方的火災調查報告顯示,大火是由這幫沒有任何安全常識的孩子在客廳玩火所致。2012年5月,南方周末記者曾進過這棟大火襲擊之前的兩層、共四間屋子的小樓。起火點所在的客廳位于一樓。當時,客廳除了電視機、電視柜、一排已經破舊看不清顏色的布藝沙發、一張木桌子外,還有一輛自行車,一堆孩子的舊衣服,堆在角落里。

已經無法還原大火燃起的具體過程,但迅速蔓延的火勢顯然超乎了袁申的應對能力,他甚至都沒能拯救自己。

客廳隔壁以及二樓的兩間屋子,都是小孩們的住處。上樓需通過一樓臥室的木質樓梯。樓道狹窄,屋子里橫豎幾張木架床,上面是小孩的衣物和棉被。很快,火從客廳蔓延到隔壁臥室,再從木質樓梯躥上二樓。

“媽媽家的位置黑煙直冒。”第一個發現著火的家里人是袁厲害的親生女兒杜鵑,她已懷孕五個月,走在皮鞋廠附近的道路上,猛然意識到“大事不好”,趕緊聯系了丈夫郭海洋。等郭跑到小樓時,房屋早已被刺鼻的濃煙籠罩,除了火苗的噼啵聲,幾乎聽不到其他的聲息。

鄰居吳芳(化名)回憶,她剛吃完早飯,忽然聽到外面“噼噼啪啪”的響聲,“那是大火燒東西的聲音”。從窗戶望出去,她發現對面袁厲害家一樓窗口冒出黑煙。五分鐘后,一樓的窗口出現明火,二樓的兩個窗戶也開始濃煙滾滾。

郭海洋從煙塵熱浪中摸到了屋里,房間的木門正在燃燒,“火苗躥到20公分以外”。他試圖進屋去救孩子,但瞬間“頭發被燒焦,臉上像沾了烙鐵”。他跑回院子里,披上浸水的棉被再次往屋里沖,“比半夜還黑”,房間就像一個火爐,他的手一直沒有探到孩子。感覺快被烤出油來了,撐了不到半分鐘,他退到院子的東北角,扶住墻嘔吐起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