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再見,伯恩
《諜影重重4》(《伯恩的遺產》)的時間線跟上一部《諜影重重3》(《伯恩的最后通牒》)基本是重合的,也就是說兩個故事是同時發生的。為了追查中情局在“絆腳石”計劃訓練中對自己做過什么,失憶特工伯恩接觸了英國《衛報》資深記者西蒙·羅斯,后者剛從線人那里獲知“黑石楠”計劃的存在。
《諜影重重4》(《伯恩的遺產》)的時間線跟上一部《諜影重重3》(《伯恩的最后通牒》)基本是重合的,也就是說兩個故事是同時發生的。為了追查中情局在“絆腳石”計劃訓練中對自己做過什么,失憶特工伯恩接觸了英國《衛報》資深記者西蒙·羅斯,后者剛從線人那里獲知“黑石楠”計劃的存在。因為“絆腳石”、“黑石楠”計劃有曝光的風險,美國中情局暗殺了羅斯。美國國家調查評估組更要求中情局終止其他隱秘計劃,其中之一是已經取得重大進展的“收獲”。
根據《最后通牒》,中情局啟動的秘密計劃共有6項。已有具體呈現的“絆腳石”、“黑石楠”、“收獲”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特工使用藥物,一方面提升其能力,一方面控制其意志(所謂“行為修正”)。為消除“收獲”計劃的痕跡,國家調查局以“換藥”的方式使該計劃特工一一猝死,藥物研究機構莫蘭塔公司相關人員也遭滅口。為了自救,幸存的“收獲”計劃5號特工艾倫找到幸存研究人員瑪塔,一路逃亡。
嚴格說來,《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這類電影講述的才是傳統意義上的核心間諜——打入別國內部的情報人員,“諜影重重”中的“特工”,也就是間諜中的“行動組”。所以這個系列的招牌之一就是對各種特工技巧的呈現。網上甚至有人根據電影總結出了近百種大小技巧。前3部中,打開煤氣,把雜志塞入面包機,實現延時爆炸;將尸體墊在身下再跳樓,墜落過程中開槍射殺樓梯上的敵人等等令人印象深刻?!恫鞯倪z產》當然也不例外,例如用滅火器擊發一次性“子彈”,用狼引開無人機發射的導彈。
盡管是整個系列的編劇,接替保羅·格林格拉斯的托尼·吉爾羅伊對電影節奏和氣氛的把握沒有像前3部一般密不透風。就人物形象論,艾倫也遠沒有伯恩打動人心。伯恩與馬特·達蒙在《心靈捕手》中出演的無法找到人生意義的數學天才威爾一脈相承,那種深入骨髓的孤獨感、追尋自我的莊嚴性,令人感覺到生命的沉重。假如說“007”是特工中的花花公子,伯恩便是特工中的“邊城浪子”。為了尋回自我,他利用各種線索,主動出擊,孤身犯險闖入中情局;相比之下,艾倫的心理“健康”多了,他只是出于求生本能一路逃亡,還來不及防守反擊。
對“什么是愛國”的探討是美國電影念念不忘的主題之一。“諜影重重”系列中,這個問題反復出現。每一個為了“國家利益”不擇手段的人都聲稱自己是愛國者,把戴維·韋伯(伯恩原名)引進“絆腳石”計劃的康克林這么說,以藥物來改造特工的“絆腳石”計劃醫療主官阿爾伯特·赫斯也是這么說。國家調查評估組的拜爾(愛德華·諾頓)說,我們的工作當中有屎一樣臟的東西,我們必須把它塞進心靈某個角落,克服了所謂的道德感才能更好地為國家服務。在他們看來,只要妨礙國家利益,哪怕追尋真相也是叛國(這種理解顯然并不只存在于美國)。拜爾處理問題的方式是忽略動機、追求效率,把一切,包括生命數字化。組員對伯恩事件的真相表現出興趣時拜爾斥責他“開錯會了”,對他而言殺死曾經為國家出生入死的特工只是在控制“傳染病”擴散。諷刺的是,結果他連艾倫和瑪塔去馬尼拉是為了找藥都想象不到。
作為該系列的最新一部,《遺產》使《最后通牒》中某些人物的命運發生了改變。在《最后通牒》中,中情局局長和部門領導已經因為秘密計劃而接受質詢,這一部中情形反轉,同情伯恩、揭露秘密計劃的蘭姆反而遭到審查。在政治面前,真相再次吃了敗仗。
劇終,艾倫在鏡子上寫下一句話:No more。好吧,該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咆哮無聲》
上映時間:11月2日
導演:蕭鋒
主演:李宗翰 李立群 劉蕓
萬云看了已經去世的姑奶奶萬靜嫻當年的日記,日記里姑奶奶的戰爭經歷和情感深深打動了她。她決定沿著姑奶奶當年的腳步,走上尋找真相之路。
《無敵破壞王》
上映時間:11月6日
導演:瑞奇·摩爾
主演:簡·林奇
約翰·C·賴利 薩拉·絲沃曼
破壞王厭倦了自己的生活,決定改變。他以為只要得到一枚獎牌,就能擺脫反派的身份,于是在游戲廳歇業后偷偷離開了自己的游戲,前去其他電子游戲的世界闖蕩。
《寒戰》
上映時間:11月8日
導演:梁樂民 陸劍青
主演:郭富城 梁家輝 劉德華 李治廷
報案中心接到匿名電話,稱一輛前線沖鋒車被劫持,車內5位警員及武器裝備成為談判籌碼。不知是意外還是巧合,沖鋒車內被劫持的警員,竟是現任行動副處長李文彬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