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人間皆故鄉
10月,大型音樂五幕劇《文成公主》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幕布大小的唐卡畫像遮起了整個舞臺,畫的是文成公主帶著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入藏。這本是印度國王送給唐太宗的珍貴禮物,作為文成公主的嫁妝由長安帶到拉薩,現在供奉在大昭寺主殿內,是釋迦牟尼在世所塑三尊等身佛像中惟一存世的一尊,也是信徒磕長頭到拉薩朝拜的對象。
“文成公主,國色天香。自愿和親,天地景仰。”
不得不承認,這乍聽簡單的四言小詩,被幾百名身著盛裝的人在舞臺上用哪怕低沉的語調反復集體吟唱時,你會感到有如心臟律動一般的節奏,一點一點地上揚。到了悠長的“景仰”二字,一種古典式的崇高感,會升騰起來。
10月,大型音樂五幕劇《文成公主》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幕布大小的唐卡畫像遮起了整個舞臺,畫的是文成公主帶著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入藏。這本是印度國王送給唐太宗的珍貴禮物,作為文成公主的嫁妝由長安帶到拉薩,現在供奉在大昭寺主殿內,是釋迦牟尼在世所塑三尊等身佛像中惟一存世的一尊,也是信徒磕長頭到拉薩朝拜的對象。
這也是導演梅帥元重點想表達的一段。整部劇沖突最激烈的地方,文成公主在唐古拉山口遭遇雪崩,大塊的冰巖從舞臺上方塌下,公主被壓住,命懸一線。本來更擅唱歌不擅表演的譚晶,哽咽在地,把這一段表演得如泣如訴。身著紅袍的現代僧人出現,在一盞盞亮起的神秘燈光指引下,圍繞著公主打坐祈福。此時,一路艱難運送的釋迦牟尼像顯靈,佛光普照,冰山融化,公主得救。
大明宮、長安城、層巒雪山、布達拉宮……布置舞臺的時候,國家大劇院的人驚嘆道具的體積龐大和數量眾多。“他們沒見過這樣的。”梅帥元講。但對做了《印象·劉三姐》等10部大型山水實景演出的梅帥元來說,布置幾公里的舞臺才是常事。
更難的是找到主題,除了規定動作“民族團結”,同樣重要的是“行走”。16歲的少女從世間最繁華的長安出發,在苦寒之地行走,到達拉薩時,已經19歲了。 3年,如何讓一位弱小女子和美麗公主,成長為女神和藏族人心中的度母? 為了表現出跋涉的艱辛,舞臺地面被設計成斜著向下,大雪襲來時,方便有人倒地滾落。
從遠行時吟唱的隋詩《送別》,到懷念故土時潸然淚下,公主的淚水倒淌成河。思鄉情切時,文成公主拿出日月寶鏡,看看里面映射出的長安繁華。要斬斷離愁時,她摔破了寶鏡,寶鏡裂為兩半,一半化為金日,一半化為銀月。譚晶覺得這段并不好演,多走幾步或唱歌拉長一點,都可能錯過摔破鏡子聲效出來的時間。
最動人的表演是每一幕銜接時的西藏原生態民歌。3位藏族少女清唱著蜜蜂歇在文成公主發簪上尋找到她的故事,漢子們穿著民族服裝跳著原始雄渾的舞蹈……五百多名演職人員里,一半以上都是藏族,其中又有很多來自藏族民間藝術團體。
松贊干布反復吟唱:“我想要,生者遠離饑荒;我想要,病者遠離憂傷;我想要,老者遠離衰老;我想要,吐蕃成為人間天堂。”3年后,這也成為了文成公主的理想。唱著“走得到的地方是遠方,回得去的地方是故鄉”的文成公主長大了。最后,她唱的是:“天下沒有遠方,人間都是故鄉,有愛就是天堂。”
活動推介
【歌劇】
《波西米亞人》
時間:10月18日至20日19:30
地點: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19世紀時,亨利·穆杰在他的系列小說《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情景》中回憶了巴黎藝術家的生活和波西米亞人,并以此作為書中情節,歌劇《波西米亞人》是對亨利·穆杰故事音樂化和戲劇化的再創作。
【音樂會】
貝多芬與肖斯塔科維奇之夜
時間:10月21日20:00
地點:廣州大劇院歌劇院
被稱作“肖斯塔科維奇知音人”的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將攜南半球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演奏貝多芬的降B大調第四交響曲和肖斯塔科維奇的e小調第十交響曲。
【舞蹈】
蘭登舞蹈團舞蹈《本質》
時間:10月30日至31日
地點: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本質》曾被美國編導弗雷德里克·懷斯曼收入著名紀錄片《舞蹈》之中,獲英國南岸最佳作品獎、英國潛力新人獎、國際戲劇協會獎、德國《芭蕾舞》雜志獎和克羅地亞舞蹈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