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資訊】當聲音聽起來是彩色的表演工作坊《彈琴說愛》
看不到的世界并非真的暗淡無光,當聲音聽起來是彩色的,生命就有了意義。用丁乃箏的話說,《彈琴說愛》有著另外一個名字—《真善美》。那么,如果你仍相信世間有真善美,你也不應該錯過它。
走進劇場觀看《彈琴說愛》的人也許會感到意外:一部表演工作坊出品的戲劇,居然能簡單到如此地步—沒有明星,沒有華服,甚至沒有曲折離奇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2011年1月8日-9日,《彈琴說愛》在廣州蓓蕾劇院上演。
這出戲是這樣的:黑暗的舞臺上豎著兩臺鋼琴,范德騰和許哲誠各坐一邊,然后判若無人的聊天、演奏、歌唱、歡笑……這仿佛只是他們的一堂鋼琴課,其他 人都端坐在觀眾席上,圍觀這么一場瑣碎的生活記錄。然而當一段美妙的旋律從一個盲人的手指尖里流淌之際,那種感動卻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對于正常人而言,一個盲童的世界也許讓人非常好奇。然而,即便這種好奇是善意的,大多人也都因為怕對方被傷害而將其掩蓋起來。但丁乃箏和賴聲川攜手將這一份善意的好奇放大,邀來年輕的音樂家許哲誠和他的老師范德騰,為大家講述盲童的世界。
你以為盲童的世界就什么也“看不到”嗎?大錯特錯。他們看不到你們身處的世界,而你們卻也未必能夠看見他們的世界。在千千萬萬個許哲誠的世界里,所 有東西以一種不一樣的形態存在著。在關于顏色的討論中,許哲誠問范德騰什么是“一片漆黑”,范德騰說,那就是他最了解的顏色。許哲誠反問:“那么白色,就 是一片漆白嗎?只是你們覺得我們的眼前是一片黑。”
《彈琴說愛》是一道橋梁,連接“看得見”的世界和“看不見”的世界,讓“看得見”的人和“看不見”的人在一個點上相聚,然后一起將生活中的點滴記錄下來,最后把這種種累積成對生命的認識。
看不到的世界并非真的暗淡無光,當聲音聽起來是彩色的,生命就有了意義。用丁乃箏的話說,《彈琴說愛》有著另外一個名字—《真善美》。那么,如果你仍相信世間有真善美,你也不應該錯過它。
未完成的流浪——阿什肯納奇指揮馬勒第十
自1955年在肖邦鋼琴比賽中嶄露頭角以來,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奇不僅是當今樂壇最顯赫的鋼琴家,同時還時常參與到指揮的工作中,此次他為觀眾獻上馬勒的最后一部未完成交響曲作品——第十交響曲(卡朋特補遺版)。(2月18日,上海音樂廳)
阿庫·漢姆舞蹈團《上升之路》
英國Akram Khan阿庫·漢姆舞蹈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以創新性著稱的現代舞團之一,《上升之路》的創作靈感來自于世界各地關于象征“古代”天使的神話故事。在人間與天上之間的路,就是這條上升之路,舞作中融入了太極的元素。(2月25日-26日,廣州大劇院)
威爾第歌劇《茶花女》
《茶花女》是意大利浪漫主義作曲大師威爾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世界歌劇史上最賣座的經典作品之一。該劇既有感人至深的情節,又有催人 淚下的音樂,而劇中那百聽不厭的《飲酒歌》更早已成為國人最熟悉的旋律之一。它將引領觀眾進入十九世紀巴黎驕奢淫逸的社交場。(2月13日-17日,國家 大劇院)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