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零郁金香
今年是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爆發革命7周年。那場“郁金香革命”把民主的許諾帶到了這里,和格魯吉亞“玫瑰革命”、烏克蘭“橙色革命”以及中東北非部分國家的“茉莉花革命”一起,在亞非歐的大陸上燃燒出一片花海。
今年是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爆發革命7周年。那場“郁金香革命”把民主的許諾帶到了這里,和格魯吉亞“玫瑰革命”、烏克蘭“橙色革命”以及中東北非部分國家的“茉莉花革命”一起,在亞非歐的大陸上燃燒出一片花海。
庫什市(Min-Kush)的煤礦。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座城市因鈾礦開采而繁榮一時。如今卻因為鈾廢料污染,這里變成半沙漠化的貧困地區,人口由2萬降至2500人
總統巴基耶夫的私人保鏢向天鳴槍,震懾反對分子,從而使得巴基耶夫從首都安全離開
2007年國會選舉時,總統巴基耶夫所屬政黨的一次集會,人們舉著“光明之路”的標語。他們大多是政府機構的員工,被強制要求參加集會
首都比什凱克附近一個村莊內選舉投票點。選舉有諸多違規操作。89個席位中,所有反對黨只拿到7個,而最大的反對黨一無所獲
奧什市的吸毒者。在這里,一針劑量的海洛因價格不超過2歐元,比一杯啤酒還便宜
Altyn從伊塞克湖(Issyk-Kul)來到比什凱克尋找工作但毫無收獲,他羞于回家,于是蝸居在熱水管道下取暖
托克托古爾水庫,吉爾吉斯斯坦90%的電力由這里的水力發電提供
列夫·托爾斯泰大街也被稱為失業者大街。庫爾瑪(右)來此尋找5歐元一天的工作但一無所獲,他正考慮把要求降為2歐元一天。街對面的列寧工廠曾經是比什凱克最大的工廠,在蘇聯解體時倒閉
比什凱克郊區的動物市場里,一個農民準備售賣自家的牲畜。2006年以來,牲畜的價格下降了50%,但喂養成本上升了超過100%
一個女工在邁利賽(Mailuu-Suu)的工廠內干活。前蘇聯絕大多數的電燈泡都是在這里生產。如今工廠只有三分之一的機器還在使用,許多工人已被拖欠了數月工資
當時的吉爾吉斯斯坦人民憤然拋棄了腐敗纏身的官僚機構,推翻了前總統阿卡耶夫,選舉了新的領導人巴基耶夫。國際社會普遍對此表示歡迎,正如他們此前在格魯吉亞、烏克蘭等地革命中所持的態度一樣。
幾年之后,希望落空,民主倒退,不斷曝出的丑聞再次籠罩全國:選舉被操控,反對者被逮捕,記者被攻擊,媒體遭到嚴厲審查。2005年以后,有15名反對新任總統的反對派尋求海外政治避難,更多的人被投入監獄,其中一些死于可疑的事故。議會還通過了一項法律,給予總統動用軍隊鎮壓游行示威的權力,與此同時,地方和國際NGO組織在當地的行動也受到新法律的限制。
腐敗,這是導致革命最直接的誘因,卻正在變得比革命之前的狀況更加糟糕。根據“透明國際”的排名,革命后的2008年,吉爾吉斯斯坦的腐敗指數排名在180個國家中落到了166位。
經濟狀況同樣沒有起色,國家負債累累,40%的人口生活水平低于貧困線,物價水平飆升,煤、電、氣等主要生活和工業能源尤甚。有民調顯示,一半以上的民眾甚至開始懷念共產主義時代。
政府似乎只在外交領域有所成就,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保持著一種高超的平衡,這兩個大國都被允許在吉國建立自己的軍事基地——美軍將此地作為補給阿富汗戰爭的中心,原本2009年就到期關閉,但巴基耶夫同意繼續合作,以換取巨額租金。也有評論認為,此舉是為了換取美國對吉國混亂的國內局勢保持緘默。
2009年7月,巴基耶夫以78%的高票再次當選,這次選舉中的違規操作和濫用行政資源再次受到強烈批評。革命似乎已經死亡,郁金香也已凋謝,直到2010年,事態再次起了變化。這年4月,一場血腥政變再次爆發,總統逃亡國外,反對派領袖奧通巴耶娃宣布自己掌握了局勢,發表講話說,“你們可以說這是一場革命,也可以說這是造反,不管怎樣,這是我們爭取正義和民主的途徑。”
新的選舉并沒能逃脫血腥和暴力的指控。盡管每個候選人都公開贊賞民主與法治的價值,但在最“民主”的投票現場,他們只能依靠保鏢在肢體上提供保護;內政部和國防部同時也在推動對民兵志愿者的訓練,每個投票站都有重兵把守,他們稱自己為“人民的衛士”。
一位私人保鏢公司的老板接受采訪時說,“在混亂的政局中,我們的生意的確有明顯增長,但我們也確實厭倦了革命,我們需要的是穩定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新總統阿坦巴耶夫在2011年10月的選舉中獲勝,他又站在了舞臺的中央,批評他的前任腐敗、犯罪、一事無成。他說,“我們未能收獲7年前發生的那場革命的成果,而是被反人民的政權所篡奪……但人民的犧牲并沒有白費,在我的任期,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即將來到。”希望再次寄托在他一個人身上,他建立起臨時性的安全機構,維護國家和他個人的安全,也用來確保郁金香的命運不再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