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該聽九零后說話了

為什么阻止獨立思考,害怕學生講話?如果我們要對未來負責,鼓勵和傾聽還來不及呢。我覺得,我們又到了“向青年學習”的時候了。他們的精神才是社會需要的。我們必須傾聽他們的想法。否則,社會會付出代價。

我們必須傾聽他們的想法,否則,社會會付出代價

90后的排頭兵已經進入大學高年級,即將踏入社會了。這一代青年有什么特質先不說,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有特殊的成長背景。在一個急劇變遷的年代,教育作為意識形態的部分,跟時代的要求,顯得尤為脫節。許多在社會上已經沒有價值的東西,還儼然是中小學教科書的規定內容,而另外一些重要的應該知道的東西,卻被遮蔽。

此外,他們的青春期趕上互聯網廣泛參與社會生活,他們是正隨著網絡成長的第一代青年。學校教育可以蒼白,但他們也可以從網絡上獲得許多學校不教的知識,實現“教育自救”。所以,這一代青年有可能比上幾代都顯得早熟!

事實上,他們已經顯得活躍。在大學生中,過去的教條越來越沒有市場。大學并不只有由學校領導的黨團組織和學生會,學生自愿結合的各種小組,以及志愿者組織開始多起來。觀察大學生們辦的刊物,會發現他們比往屆大學生更關心公共事務,關心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甚至中學生,也在練習向社會發言。

當上一代人對社會公正的追求出現疲軟,對官員的腐敗越來越容忍的時候,在校大學生不沉默。最近,申請“表哥”和“房叔”公開工資收入的,都是在校大學生。不要小看這兩份申請表。他們的姿態分明是在向未來表態,也可以說是在告訴世人,他們對上一輩的公共管理不滿意。

我們的體制可以不回應這兩份申請表,但這無損于它成為屬于這一代青年的閃閃發光的勛章。你不回應沒關系,你不正確回應也沒有關系,隨著時代的推移、人生的代序,他們會執掌這個世界。我們可以把最棘手的問題留給他們,可以將一個爛攤子當金蘋果包裝著傳遞給他們,但無法保證到了他們手上不改變。網絡上廣為流傳的海南大學2012年10月7日的一場演講的視頻,證明了這一代大學生跟過去的不一樣。在現場提問環節,一位青年面帶微笑地表達他不贊成學校邀請的客人的演講。他當然有理由,也有權利講他的話??墒?,實際情況是,當這位演講者感覺話鋒不對,即一再打岔、阻止,直至打斷。該學生提到蘇格拉底,受到演講者的嘲弄。最后,該學生用扔鞋表達他的態度。

這可以分幾種情況發生。一是他不被干涉和阻止,順利地講完,然后扔鞋或不扔鞋。第二就是已經發生的情況,這是最糟的。扔鞋表達了他對這場校長親自主持的演講的鄙薄。而演講者和校長的表現,配得上他的鄙薄。演講者通過干擾阻止學生的表達,被該學生擲鞋后,演講人重新大談言論自由,這時他的辯論對手可能已經被拉走,這更不對等。

校長呢,不僅隨時配合阻止該學生的發言,當其扔鞋以后,立即命令學校保衛科(而不是政工干部)調查這個學生“是哪個班的”。后來,出于他個人才知道的原因,又否認這個青年是自己的學生??傊?,既害怕學生說話,也沒有學生坦蕩。

這不是師長應有的風度和態度。我們看到,校長實際上控制不住這個他親自主持的場面,要喝倒彩的時候,照樣喝倒彩。這也是新時代大學的新情況。過去的大學生,通常在表面上還會給校長留一點情面,現在他們“當仁,不讓于師”了。

那么,這位青年到底要講什么呢?只聽到他說出的前面幾句,由于不能再講下去,他就訴諸于鞋的表達了。他在引述完蘇格拉底的言論后對演講者說,“我們的話語權是不平等的。你確實侵犯了我的自由。你的四點我無法反駁,因為你講的政治正確。你講完住酒店去了,我反駁我就進小黑屋。”

他講得不實在嗎?你能說“政治正確”是可以反駁的嗎?但就算他講錯了,以他彬彬有禮的態度,不可以讓他講完嗎。為什么阻止獨立思考,害怕學生講話?如果我們要對未來負責,鼓勵和傾聽還來不及呢。我覺得,我們又到了“向青年學習”的時候了。他們的精神才是社會需要的。我們必須傾聽他們的想法。否則,社會會付出代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