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資訊】漢字書法之美:廣東現代舞團《臨池舞墨》
漢字除了能拿來說拿來寫,還能拿來“演”,這便是劉琦2005年 的作品《臨池》。作品共分五段,分別以書體中的《甲骨》、《小篆》、《隸書》、《楷書》及《行草》命名。
近些年來,文藝圈特別喜歡拿漢字出來說事兒。注意了,不是“寫”,是“說”。蔣勛就出了幾本書,談的都是中國漢字書法的美學。而小說家張大春也不例外,在《認得幾個字》里教孩子品出中國漢字的趣味來。
而如今,漢字除了能拿來說拿來寫,還能拿來“演”。臺灣舞蹈大師林懷民,就曾根據書法創作出享譽國際的舞作“行草三部曲”。在作品中,如同在宣紙上揮灑自如的筆墨一般,面帶處變不驚的舞者,以曼妙的身姿勾勒出一個個中華文字。
而從書法美學汲取舞蹈靈感,林懷民并非唯一的一個。廣東現代舞團一出舊作,也是用動與態的身心交融,演繹書法與現代舞的碰撞。這便是劉琦2005年 的作品《臨池》。五年間,廣東現代舞團帶著這個節目走遍了歐、美、亞洲,在國內外演出近百次,是舞團最受歡迎舞碼之一?!杜R池》是一支純肢體性的舞作,作品共分五段,分別以書體中的《甲骨》、《小篆》、《隸書》、《楷書》及《行草》命名。并取各書體中的行筆特征和神韻精髓,演化出各具特質的肢體動作,將書 法的精神展現于舞臺。“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劉琦在書法與舞蹈之間找到如出一轍的追求。
2011年, 劉琦再度發力, 帶來作品《臨池舞墨》。這部舞作可視作《臨池》的2.0版本?!杜R池舞墨》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禪意,足以見得劉琦以舞蹈進行的身心修煉,已進 入另一層境界。在此新作里,劉琦輕潑墨彩加入結尾舞段,從“臨池”的身心修煉,升華為“以山為德,以水為性”的精神修為。為原來以機械人一般的電子書寫以 批判時下快速而冷漠的溝通,尋找出一條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出路。把《臨池》原本直線的內在邏輯,轉折而回復圓環。
與林懷民的行草三部曲相比,劉琦的《臨池舞墨》擁有同等的精致細膩。但比起林懷民作品中虛實交融的濃重哲學意味,劉琦的舞蹈創作則更偏重于張弛有度的感性體現,特別是舞蹈間舞者肢體間的爆發力,更是當中一大看點。
(3月6日 廣州友誼劇院;3月14-15日 北京海淀劇院)
金橋兔年新春當代藝術展
金橋國際在圣誕新年由瓦楞紙唱響的紙醉金迷新年活動序曲——“兔趣藝展”亮相上海市金橋國際商業廣場。以兔為源,以紙為材。1月22日至4月底,由 知名策展人李旭擔綱策展,聚集劉建華、向京、季大純、薛松、方少華、陳可、羅發輝、井士劍、唐暉等中國十大頂尖藝術家,攜周蓓麗、梁姝妮兩位新銳藝術家, 以低碳瓦楞為載體,結合兔年等中國傳統節日元素,探討環保藝術創意的另一種可能性,讓低碳藝術游弋在新年的生活空間。
香港藝穗會乙城節
始于1999年的乙城節,在2011年將打破傳統藝術節的形式和規限,以跨越時間,跨越空間的概念“墻不住的藝術節”呈現大眾面前,1月份首先揭開 “城市之聲”的序幕,持續三個星期的豐富節目涵蓋了探戈、爵士、搖滾等多元音樂類型;5月將舉辦香港獨立音樂圈十年回顧展暨音樂人研討會,7月來自新加 坡、臺北、廣州、澳門等多個城市的音樂制作人、策劃人將齊聚香港,分享他們推動本地音樂發展的經驗;10月至年底,乙城節將走出香港,參加澳門、廣州等地 的音樂節和交流演出。
藍正輝個展《水墨夢想》
由上海對比窗藝廊舉辦的《水墨夢想》將呈現抽象水墨藝術家藍正輝五個系列的水墨作品。此次個展于1月6日至3月15日進行,藍正輝巨幅作品和他對墨 的獨特使用,反映了他對描繪和感知的持續追求。他的作品以一種抽象和潑墨的風格在“紙上爆發”。受其理工背景的影響,他的審美靈巧地游走于理智和感性世 界。“水墨夢想”是一種泛指,而非具體。這種夢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體現了藝術家的水墨觀。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