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十年反思(三)】十年政策:且爭議且過河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新能源政策有中國這么復雜。它們各自為政,又互相交叉,它們初衷良好,但后遺癥卻影響巨大。唯一沒有爭議的卻是十年前制定的可再生能源法。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陳佩 方芳

專題按:新能源是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的真實寫照,其發展為世界矚目,它享受著前所未有的“政策禮遇”,集各方利益訴求于一身,它的大起大落之間,盡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現狀。

過去的十年,中國新能源的命運軌跡中政府一直如影隨形,從行業的政策制定,到地方政府的介入,到具體試點項目的實施,甚至到未來新能源的發展走向。政府究竟可以多大程度上介入行業,其邊界又在哪里,這值得所有行業利益相關者深思。

我們回望新能源十年,是為了尋找一個更穩健的未來。

數據來源:南方周末記者謝丹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何籽/圖)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新能源政策有中國這么復雜。它們各自為政,又互相交叉,它們初衷良好,但后遺癥卻影響巨大。唯一沒有爭議的卻是十年前制定的可再生能源法。

舊政重來

“招標制”可能又回來了。

這幾天,沒有什么壞消息比這個更令中國新能源界擔憂了。

信號來自國務院。南方周末記者獲悉,在國務院近期召開的關于太陽能光伏工作的會議上,通過用競爭性招標的方式來發現補貼幅度再次被高層重新提起,這得到了與會的國家能源局相關官員證實。

在此之前,已有消息稱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相關研究員已就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上書國家高層,建議采取招標制進行補貼。

所謂招標制,是指在新能源發電的定價方式上引入競爭機制,價低者獲得項目的特許經營權。這項中國新能源業界“最具爭議性”的政策曾經統治了風電行業6年,太陽能行業2年,令治下的新能源制造商叫苦不迭。

在新能源補貼上引入競爭機制,推行“特許權招標”是上一任國家能源局主政官員主推的產業政策之一。政策推行期間,中國風電行業經歷了連續5年翻番增長,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

但取得上述成績的主要手段&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