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火藥 ——從殖民地看啟蒙

2012年9月27日、28日,法國“國際哲學學院”陸碧娜教授(Seloua Luste Boulbina),在北京連續舉辦了兩場講座,主題是從歐洲之外的世界看啟蒙,尤其是從殖民地的眼光看待啟蒙。其中有一場是與中國年輕學者周濂的對話。

責任編輯:劉小磊

一般人們印象中,啟蒙思想主要是針對歐洲中世紀的神學權威,法國學者陸碧娜卻揭示和強調了它的另一維度:自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不僅美洲大陸發生了徹底變化,也促使歐洲本身發生重大變化。那些啟蒙思想家們,要面臨來自殖民地的挑戰。殖民地的壓力,成為啟蒙思想的一個重要的源泉。

2012年9月27日、28日,法國“國際哲學學院”陸碧娜教授(Seloua Luste Boulbina),在北京連續舉辦了兩場講座,主題是從歐洲之外的世界看啟蒙,尤其是從殖民地的眼光看待啟蒙。其中有一場是與中國年輕學者周濂的對話。

阿爾及利亞人后裔

陸碧娜最早研究的領域是托克維爾,后來擴展到殖民地政治。她目前在法國國際哲學學院主持“知識的去殖民化”課題。這個學院在法國高等教育界里面比較特殊,是1983年成立的,第一任院長是德里達(Derrida),第二任是利奧塔,其教授不叫教授,而叫“研究項目主持人”。

法國學者陸碧娜 (潘鳴嘯/圖)

陸碧娜的父親是阿爾及利亞人。在1960年代初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中,有四位著名律師站出來替阿爾及利亞戰士辯護,陸碧娜的父親是其中一位。這四個人各有分工,用法國人所制定和承認的條款,為站在受審席上的阿爾及利亞人辯護,他們取得了成功。

“您學術關注的重點,是不是與您是阿爾及利亞人的背景有關?”我問道。她答:一般人們不談他們自己與研究題目的關系??墒聦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研究動機。如果你是一個白人男人,就沒有人問你這個問題。她愿意承認,她對于殖民主義的興趣,來自她的阿爾及利亞父親。而且,她覺得哲學經常太抽象了,仿佛那是一件可以隨便去講的事情。對她來說,哲學的工作,也是一個政治的工作,這兩者是聯系在一起的。

“戴著面具前進”

將哲學與政治、歷史放在一起考量,對于啟蒙思想來說,是一件再合適不過的事情。當時一些看起來十分抽象的命題,比如理性、人道和普遍性,背后都有著十分具體的現實內涵,是那些站在新與舊兩個世界之間的人們,以哲學概念作為依托,以思想表達作為先聲,呼喚新的政治秩序,沖破腐朽教會的桎梏。陸碧娜在清華的演講甫一開始,就引用了笛卡兒的話:“我是戴著面具前進”,這指的不僅是要躲過教會的審查制度,還有活生生的宗教裁判所。

教會認定自己是至高無上、不可置疑的權威,是一切力量的來源。“理性”與“內心之光”,則表達了世界的新起點:在一個人自身之內,他便是值得肯定的,是有力量的和可以信任的。稱之為“光明”的,不一定來自外部,而來自這個人本人。所謂&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