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星上度過余生

2013年1月8日,荷蘭一家名為“火星一號”(Mars One)的非營利組織宣布,他們將在2013年上半年啟動火星宇航員的選拔。根據他們的計劃,此次選拔出的宇航員將在十年后,也就是2023年被送到火星表面。這比早先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的載人登陸火星的時間還要早。

責任編輯:朱力遠 實習生 張潔瑤

在火星上生活,水、氧氣和食物基本上都要靠宇航員自給自足,主要的作物需要宇航員在專用的著陸艙里種植。 (南方周末資料圖)

荷蘭一家非營利組織宣布將于上半年啟動火星宇航員選拔計劃,并于2023年將他們送往火星表面。但真正令人驚訝的是,飛往火星的宇航員將不再回來,他們很可能將在火星上度過余生。

夜空中,一個微微發紅的光點在過去幾百年里曾經不斷激起人類的遐想。它就是火星。人們一度以為那里存在智慧生物,后來雖然發現火星人并不存在,但它仍是人類最有可能移居的一個星球?,F在,移居火星的步伐正在從科學幻想變為現實。在今年,人類歷史上第一批火星宇航員很可能會誕生。

2013年1月8日,荷蘭一家名為“火星一號”(Mars One)的非營利組織宣布,他們將在2013年上半年啟動火星宇航員的選拔。根據他們的計劃,此次選拔出的宇航員將在十年后,也就是2023年被送到火星表面。這比早先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的載人登陸火星的時間還要早。

火星宇航員的選拔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與傳統上對宇航員的要求不同,“火星一號”宇航員的申請者不需要是軍人,不需要是飛行員,不需要有自然科學的學位,也不存在地域限制。選拔的過程將通過電視節目播出。

當然,這并不是說任何人都能勝任。在剛剛公布的選拔標準中,“火星一號”強調的最重要的標準是:智慧、心理和生理健康,并愿意將八年的時間投入到出發之前的訓練中。

“把勇氣和駕駛超音速飛機作為最高標準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今,我們關心的是,在從地球到火星的漫長旅途中,面對前方將會持續一生的種種挑戰,每一名宇航員與同伴間是否能夠很好地一起工作和生活。”前美國宇航局研究員、現任“火星一號”首席醫學指導的諾伯特·克拉夫特(Norbert Kraft)說,“‘火星一號’尋找的是心理上的穩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