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遠見】瘦身與直面競爭——德國郵政成為白富美的秘密
鵝毛筆、亞麻紙、墨跡未干的信箋隨著郵遞員翻山越嶺抵達另一扇心門,這樣浪漫的情節在數字時代漸漸走遠。在過去十年中,歐洲國家紛紛進行郵政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是開放以前壟斷專營的項目、引入市場競爭、吸納民營資本、對臃腫得尾大不掉的老式國企進行“瘦身”,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德國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謝鑫彬
德國郵政美女員工
鵝毛筆、亞麻紙、墨跡未干的信箋隨著郵遞員翻山越嶺抵達另一扇心門,這樣浪漫的情節在數字時代漸漸走遠。在過去十年中,歐洲國家紛紛進行郵政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是開放以前壟斷專營的項目、引入市場競爭、吸納民營資本、對臃腫得尾大不掉的老式國企進行“瘦身”,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德國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過去15年來,德國郵政“瘦身”成功,其擁有的29000家郵局縮水到剩下24家,減少了三個數量級,那可是動真格。其大部分的郵政業務都經由同其他“戰略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完成,比如會在銀行、便利店甚至是私人住家設立“攤檔”,銷售品種則擴展到DVD、雨傘、電話卡和玩具——聽起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