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崔健】別感謝崔健 ——崔健拒絕篇
崔健對“真實”的要求之高,高到不惜抗拒“正義”的程度。他拒絕當偶像,也拒絕被綁架。哪怕這種綁架的動機無比義正詞嚴,能為他增添更多的贊美光環。
責任編輯:姜弘 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閻彬 張潔瑤
一群樂迷組織活動幫助中國遠征軍老兵,在崔健不知情的情況下,老兵們把這好事算到了他頭上。得知這一消息后,崔健通過工作人員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這是好事兒,但最好不要以崔健的名義。隨之,他被扣上了“不愿意幫助抗戰老兵”的帽子,遭到了言辭激烈的批評??伤闳痪芙^被“道德綁架”,拒絕將贊美的光環戴在自己頭上。
崔健對“真實”的要求之高,高到不惜抗拒“正義”的程度。
他拒絕當偶像,也拒絕被綁架。哪怕這種綁架的動機無比義正詞嚴,能為他增添更多的贊美光環。
抗戰作家、《我認識的鬼子兵》作者方軍至今還在博客上掛著一篇譴責崔健的文章。而在遙遠的云南鄉村,卻有一群九十歲以上的中國遠征軍抗戰老兵流著淚感謝崔健,盡管他們跟搖滾樂扯不上任何關系。
“這么好的事情,他知道以后可能會特別高興”
2004年,崔健的歌迷之一、北京女白領韋志華在常去的崔健官方論壇貼了幾篇方軍寫抗戰的文章,引起不小共鳴。通過方軍,他們才知道:在云南保山市下屬的騰沖、龍陵兩個縣,至今散落著一批當年參加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的國民黨老兵,沒有人為他們的晚年負責。
“方軍老師是我朋友的朋友。我問他:能不能提供幾個老兵的聯系方式,我每個月出些錢,資助四五個。他說沒問題。”韋志華很快組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