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鄉愁是霧

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總能掀起小小的漣漪。表演者來自世界各地,劇目質量參差不齊,運氣好的話,也能撞見一兩出好戲。

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總能掀起小小的漣漪。表演者來自世界各地,劇目質量參差不齊,運氣好的話,也能撞見一兩出好戲。

 

來自香港浪人劇場的《鯉魚門的霧》就是那種需要一點運氣才能看到的戲。不像法、德等國的外來劇,劇團雖小,卻有駐外文化機構幫助推廣,也不像北京本地的演出團體,圈內朋友奔走相告,場子就容易熱鬧。他們的低調幾乎是必然,首演開場還推遲了10分鐘,劇組忙著調整字幕。這是他們第一次把戲帶到內地。

一個在海邊長大的漁民子弟重回故里,發現物是人非,故人如霧中的水滴撲打在臉上,黏著皮膚,撕扯著記憶——劇本改編自香港作家舒巷城的短篇小說《鯉魚門的霧》,這位活躍在香港五六十年代的作家并非鼎鼎大名,但專注于寫作老香港的人與事、窮人家的愛與關懷,為許多人留下了寶貴的本土記憶,包括該劇導演。

舞美是劇中最具想象力的部分,通過一塊一次性塑料桌布的浮動與折疊,呈現霧的意境,同時也表現海,養人也殺人的巨浪,再把光投影到布上,亦可作為閃回記憶的載體。設計者說,這塊塑料桌布是2006年在香港首演時留下的,如今超市里能買到的材料都太厚,不透光,做不出霧的輕盈。這便是心思,就像專門請木偶師做的海鷗、貓的道具也都像得很,做到相似并不難,難的還是這份心思。如今年輕人做戲,最容易沉浸在形式的快感中,忽略與內容的膠著。其實肉連著筋,皮包著骨,舞臺是個細節畢現的空間,有一點毛躁馬虎,觀眾都看在眼里。而在這出戲里,表演、道具、燈光和音樂都圍繞“鄉愁”這個概念用力,各自飛起又降落,融為一個妥帖、精致的文本。

小說原著的時代背景是50年代,超過了所有主創的年紀,但這些年輕人并不故弄玄虛,而是直接調動各自的生命經驗感受劇本。女演員在元朗長大,曾跟一位老太太學過客家話。男演員從小受了愛聽粵劇的老爸的熏陶,時?;叵脒^去,他說,每代人都會寂寞、悲傷,只是層次不同,那些不好的回憶都埋得很深,是黑色的。

只不過,大多數人走了便不再回頭,回頭也不會回去,尤其在香港那樣一個經歷過滄桑巨變的地方。正如全劇的結尾,最痛的時刻并不是回憶,而是返鄉,直接和舊地對峙。這時才會明白,“鄉愁是一種愛的基本形式”,就像籠罩全劇的“霧”的意象,它阻隔人的觸覺,包裹人的視線,卻沒有形體,只會散去。

活動推介

【音樂會】

琴弦上的夢幻——呂思清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時間:9月28日19:00 至23:00

地點:北京西城區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票價:500/400/350/300/200/120/80元

當今國際樂壇最活躍的中國小提琴家之一,是第一位奪得國際小提琴藝術最高獎項之一——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金獎的中國人。呂思清以他激情洋溢的演奏及無可比擬的音樂魅力征服了全世界近四十個國家及地區的觀眾,被西方媒體盛贊為“無與倫比的小提琴家”。

【舞蹈】

威爾士國家舞蹈團

《大不列顛之夢》

時間:9月21日19:15

地點:上海浦東新區丁香路425號東方歌劇廳

票價: 780/580/380/280/180/80 元

《大不列顛之夢》出發點來源于兩個: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和英女王登基60周年慶典。對于競爭者和舞者來說,堅持不懈的努力源于對夢想的執著。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