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防務年鑒·海國圖志】海上“戰國策”
2012年,面對周邊國家在南海不斷增多的商業活動,中國也積極鼓勵本國力量參與其中,并且動員了漁政和海監等力量確保本國漁民與企業的安全;軍事上,雖然訴諸武力不是首選,但中國一直在加強軍事準備,不僅對南海艦隊進行了現代化改造,也非常重視在南海地區的巡邏與訓練。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楊寶璐
(從左至右、從上至下):美國防長帕內塔、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越南國防部長馮光青、菲律賓國防部長加斯明、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澳大利亞國防部長斯蒂芬·史密斯、法國國防部長讓·伊夫·勒德里安。
2012年,西太平洋海面被許多國家攪起風浪。
“到2020年前,美軍60%的戰艦將部署到太平洋。”2012年6月,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向亞太各國放出一個“風向球”。
在海上,中國遇到了挑釁者,不止菲律賓,還包括越南和日本,另一些看上去不相干的國家也把觸角伸向了南海。
這樣的關口,透過各國政府首腦、國防部長等軍政要員的種種作為和表態,可以一窺這些國家的海洋戰略。
中國:克制之中尋求新作為
當選剛兩個月,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通過一系列的視察展現了他的海洋思維。
2012年12月8日和10日,習近平在廣州戰區考察,所視察之地包括海軍南海艦隊、陸軍某集團軍、廣州軍區機關等。首度登上南海艦隊軍艦的習近平,被廣泛認為展示了維護南海主權的決心。
展示維護主權的決心,同時保持行動上的克制——中國在海洋戰略上的基本態度,并未隨著領導人的換屆而發生改變。此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伴隨著中國的海洋戰略與國家的發展,中國海軍由海岸防御轉變為面向大洋的近海防御,南海區域需要擁有自由調度潛艇、艦隊乃至航空母艦的能力,因此南沙群島的戰略地位大大提高,南海對中國的軍事戰略地位大大加強。
2012年,面對周邊國家在南海不斷增多的商業活動,中國也積極鼓勵本國力量參與其中,并且動員了漁政和海監等力量確保本國漁民與企業的安全;軍事上,雖然訴諸武力不是首選,但中國一直在加強軍事準備,不僅對南海艦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