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下的“花朵” 三次X光照射,兩年“秋菊”打官司

醫療照射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人工電離輻射來源,但很少有患者意識到放射防護的重要性。來自廣西的一位患兒家長卻舉起了法律的武器,這是多年來第一次有人通過法律途徑,執著地對放射醫學提出質疑,震動了廣西放射醫學界。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陳佩 方芳

在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門口,打了兩年官司的陳宗行展示著兒子的X光照片。 (南方周末記者 蔣昕捷/圖)

醫療照射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人工電離輻射來源,但很少有患者意識到放射防護的重要性。來自廣西的一位患兒家長卻舉起了法律的武器,這是多年來第一次有人通過法律途徑,執著地對放射醫學提出質疑,震動了廣西放射醫學界。

一次不堪回首的X光照射

如果生命注定是一場單線程的冒險,陳宗行希望自己的孩子永遠不要遭受無謂的傷害。

兩年來,這位在桂林一家單位擔任高級工程師的父親沉溺于深深的痛苦中,晚上很難睡著,天不亮就醒了。只要兒子出現感冒、咳嗽或者白細胞減少,他都會想到2011年5月29日的那三次X光照射。

那天晚上,陳宗行帶著6歲的兒子小全到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就診,在這所三甲醫院,小全5小時內接受了3次X光檢查。后來陳宗行發現,在三張胸、腹部X光照片中,小全的臉部、脖子以及睪丸等部位都在照射范圍內。

據此,陳宗行認為,醫院隨意擴大了照射野(照射范圍),且沒有按相關法規對兒童的性腺、甲狀腺等敏感部位采取屏蔽措施。

這本是一起簡單的醫療糾紛,陳宗行卻為此打了兩年官司,其間上訪無數。2013年1月8日,陳宗行收到了桂林市衛生局對于其信訪的最新回復,公開了桂林市疾控中心對小全全身吸收劑量的部分計算步驟。

“我意識到輻射風險,我的小孩或許再也不會遭受危害。”憶及往事,陳宗行總是后悔。

中華醫學會放射醫學與防護學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每年接受X射線放射檢查的患者達2.5億人次,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0﹪,醫療照射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人工電離輻射來源。

早在2006年3月實施的《放射診療管理規定》中就已明確,放射診療工作者應對患者鄰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組織進行屏蔽防護,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檢者輻射對健康的影響。然而患者對無任何防護遭遇放射性照射似乎已經習與為常,且很少有人意識到其中的危害。

這起情節并不復雜的醫療糾紛,就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