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一·二九”一代人的脈搏

父親總是對我說,他們當時對國民黨實在是太厭惡了,所以對共產黨的主張十分贊成,十分向往。他說:我們那個時候,對共產黨愛到了那個程度!但是這些年,隨著歷史敘述的多樣化,國民黨當年令人憎惡的面目,竟然越來越讓人看不清了,對父親他們當年參加共產黨美好的初衷,我似乎也不敢那么肯定了。

責任編輯:劉小磊

李銳(原名厚生)在武漢大學入學時填寫的保結。 (南方周末資料圖)

圣誕長假,整理抽屜,無意間發現了幾張從父親(李銳)那里拷來的幾件老古董,已經全然忘記了什么時候放在那里了。隨意翻看,就看到了這張父親當年進入武漢大學時填寫的“聯保保結”。兩個聯保人,其中湯欽訓,長父親兩歲,是父親岳云中學的同學,兩人一起考入武漢大學機械系,同是“一·二九”學生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同是武大秘密團體青年救國團的成員和領導人,1937年11月底,早我父親兩年去了延安。新中國成立后,因為跟我母親是航空工業部門的同事,湯伯伯成了我家常來常往的客人。他在我心中的形象是個十分謙和,甚至有些木訥的人,跟電影里演的那些英勇的革命者不大搭界。聯保人鄒雯,則從未聽父親提起過。不過從這張“國立武漢大學學生聯保保結”表上看,應該也是父親的同鄉,是個同年入了武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