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信(20120827)
丹是這樣煉的!
林丹來自福建龍巖上杭,是實打實的客家子弟,客家族群性格的“硬頸”和堅韌,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展露無遺。
他成長的每一步幾乎是用血淚汗水挫敗和委屈鋪就的,他完全可以選擇退卻,但他最終選擇了堅持、堅守和堅韌,他成功了,“硬頸”的客家人性格賦予他不敢怠惰的力量。
我很能理解焦慮感和成功之間的辯證關系,一個人的成功,焦慮感所激活的驅動能,往往是關鍵時刻的“逆轉勝”因素。
他大概是為數不多的身上有5處紋身的中國軍人,他對待愛情的真誠也讓人感動。他在競技場上的臨危不亂,獲勝之后的狂喜奔放,折射的就是80后年輕人的真性情,真而不掩飾,真而不矯情,這就是林丹。
丹確實是這樣煉出來的,中國80后的形象和精神符號,他當之無愧。
——楊錦麟(資深媒體人、香港衛視執行臺長)
《煉丹》
有些真心的話可能是在站到了很高的位置才說得出,很多人喜歡林丹也許因為他能呈現較為真實的一面。深思體制,希望已經站到高位的能為冰山下不能呈現的想得更多、做得更多。
——yezhifen(新浪網友)
《草原之殤》
曾向往在內蒙古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策馬馳騁。然而導游告訴我,還是不要去了,你心目中的大草原已經不存在了,看來的確如此。
——飛鳥于空(新浪網友)
聽一個驢友說青海祁連山那一帶的草原現在也在被破壞,說是當地有金礦。哎,都什么年代了,還是以這樣的方式來發展經濟……
——饅頭-牛(新浪網友)
《唐慧 被勞教的上訪媽媽》
多年前每次出去講東西時,我的第一張膠片都是孫志剛的素描肖像,用他的例子來講解網絡的力量和對社會進步起到的推動作用。10年過去,前進是緩慢的,有人甚至認為是倒退。其實不然,網絡正在讓越來越多的人明白是非,辨別真假,此趨勢已不可逆轉。滴水穿石,涓流匯海,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總會過萬山。
——陳傲寒(新浪網友)
《北京奧運場館的生存之道》
90%以上的場館虧損的同時是90%以上的中學生從來沒有去過體育場館。什么時候體育是全民的體育,讓全民都參與到體育帶來的樂趣中,場館才會真正利用起來,國民的體質也會真正好起來,才會是體育強國而不是金牌大國。
——賢哥90(新浪網友)
向公眾開放未嘗不是一個辦法,即使不能帶來經濟效益的好轉,但巨大的社會效應是不容忽視的。
——霧里話雪Gary(新浪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