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對話張紀中
“我第一部賺錢的片子也是我第一部做制片人的片子,是《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那一撥兒?!薄白罱_播的新版《西游記》,在國內算得上是最大的制作,加上贊助費前期投入一個億,現在的贏利額已經有1.6億?!?/blockquote>
(趙衛民 攝影助理 林妙恒/圖)
我拍的戲都是最大投資
記者:大概算了一下,你拍攝的片子加起來有40余部,這些片子的贏利率怎么樣?
張紀中:我第一部賺錢的片子也是我第一部做制片人的片子,是《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那一撥兒。這些片子當時還有中央電視臺的力量,拍到《笑傲江湖》的時候,也是賺錢最多的時候。2003年時,我離開央視,來到民間,我自己做的第一部是《射雕英雄傳》,當時也賺了很多。大概算算,我所拍攝的電視劇 最少賺到投資金額的百分之二十,最多賺到百分之二百甚至更多。就像最近開播的新版《西游記》,在國內算得上是最大的制作,加上贊助費前期投入一個億,現在的贏利額已經有1.6億。
記者:你怎么說服投資人拿出一個億?
張紀中:這一點我不得不說馬忠俊先生。第一他相信我;第二我提出的這個錢數,不是空穴來風,是根據我這么多年制作電視劇的經驗而來。這個給投資人很 大的壓力。但是如果沒有這些投資。我們寧肯不做。我拍的電視劇,特別是金庸那些劇,在當時都是很大的投資。 我最初想拍《西游紀》的時候是2006年, 那時候市場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市場的容納非常有限。算一算根本沒有利潤,所以為什么2006年之后停了一停,是因為那個時候還在觀望。這個做了四年。當我 跟他們商量的時候,他們做了市場調研,到了2007年我覺得一定要做,而且做這個事情不必要像以往那樣—過去為了配合我的戲,建了十一個影視城,它們的效 益有好有壞,但是特別好的、效益突飛猛進的沒有,因為這些影城的作用很單純,就是拍戲用的。而《西游記》不涉及到這個環節。
記者:之前建的影城都是地方性投資,現在效益欠佳豈不是資源浪費?
張紀中:這樣做是我首開先河,但也不是我首創。當時中央電視臺拍《唐明皇》時,在無錫邊建了個“唐城”,效益還行。之后拍三國,又建了個三國城,這 就有點密集了。當時還有個人在旁邊建了個微型景觀,最后死寂了。后來拍《水滸》時,想著能不能又這么做,我們就去找地方,最后在那里建了三個影城。這樣一 來,三個影城形成規?;?,游客量也大量增加,尤其它緊靠上海。當年《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播出的時候,就像是個巨大的廣告,吸引很多人去看那里。這樣一 來就拉動了當地的旅游經濟。后來我做桃花島,也是個很好的例子。桃花島是浙江舟山一個不起眼的小島,年游客量兩千多人。我第一年去的時候在那個島上蓋了個 射雕英雄城,建造了大船,當地政府投入了上千萬,后來又去擴建成了影城,在那里拍了《天龍八部》等。五年以后,上島的人就達到了七八十萬,現在十年過去, 達到了一百多萬人。你想想從幾千人到一百多萬,增加了多少倍!我后來再去,每次都看到島上的變化,道路的修建,碼頭也重新修建,輪渡的更新等,都是新的氣 象。你可以看到旅游給當地帶來的好處。我現在思考的問題是,美國的迪士尼可以開遍世界,做大產業,那我們的文化一樣也可以這么傳播,比如西游記美猴王主題 公園。我已經做了很多前期工作。
中國電視劇是一種畸形發展
記者:你怎么看中國電視劇市場的現狀?
張紀中:現在已經逐步走向成熟,但是也有很多畸形的地方。很多錢從房地產商轉到文化的行業來,于是很多錢都不惜血本砸演員,其實這樣是把我們市場破 壞掉, 破壞了市場規則。演員是受益了,身價百倍,但是它的惡果似乎還沒有出現。我在此要說,一定會產生惡果,就是制作的低下。有時候我就說我跟他們取取經。你把 大半錢給了一兩個演員。這還怎么拍?拍出來的是什么?電視劇、電影都需要制作,電影還不一樣,演員可能有號召力,但電視劇市場不能容納這么多,靠的是整個 團隊的制作。據說某些電視劇演員的單集已經達到了四十萬,結果可供排戲的只有二十萬。在我的觀念中,這就是一種畸形的發展。
記者:可是觀眾對電視劇和電影有不同要求。中國大陸的電視劇制作也算不錯。
張紀中:那也不行,電視本身,代名詞就是粗糙。我們要改變粗糙。美國哪個電視劇粗糙?你別告訴我電視觀眾看不出來?!?4h》、《越獄》,哪個粗 糙?你都看過,你來對比我們這個東西,你就只能說中國電視劇就這么完蛋。所以,我一直強調的是要加強制作,加強一部劇的整體制作。
記者:實現起來難嗎?
張紀中:可以看到,我對中國電視劇市場是知道的。大戲我也參與了很多,四大名著我就參與了三部,我想單一個人能夠參與三部的也不太多,全國也就我一個了吧。我覺得我的這些經驗足以告訴我們,把電視劇做大是可以做到的。
記者:電影《美猴王》是你的下一部作品?
張紀中:劇本已經修了三遍了,還沒有很滿意??仿∠壬惨呀浛催^了,他覺得這個故事比較有潛質,很好的中國故事,但是要保留中國文化精髓,而不是 完全西方化。在這一點上,你可以看到一個藝術家怎么樣看待這些問題。不是好像我們有些人說,你怎么讓外國人寫劇本啊。文化,不是僅僅是你的地域, 這是一個文化交融的世界。我們好的文化,要帶給世界去。這是一個分享的時代,再不是一個封閉的時代。我們要自己把中國哲學帶到外面去。你不帶,別人現在就 給你弄功夫熊貓。
記者:你自己現在處于一種什么樣的狀態?
張紀中:我現在還有很大的熱情,想完成手頭的構想。我沒覺得自己特別疲憊,也沒覺得自己特別輕松,我只是想當我沒有這個熱情的時候,是我退休的開 始,當我身體還可以,精神還很旺盛,這時候我要繼續把這東西完成,能走多遠走多遠。也許我實現不了,但是一定有后來人幫我實現。我還是要努力去做到更多, 做的更好。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