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12年后,官方版重出江湖 基尼系數混戰

統計局基尼數據一經公布,引來一片爭議。經濟學家許小年質疑該數據過低,“連童話都不敢這么寫”。但更為引人關注的,是這次官方基尼系數發布的時機——國家統計局上次公布基尼系數還是在12年之前,因而此次公布該數據,被普遍解讀為是在為即將啟動的收入分配改革“鋪路”。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中國基尼系數“打架”。 (CFP/圖)

衡量社會收入差距的風向標——基尼系數突然重新出現,很可能是為收入分配改革“鋪路”。

在沒有官方版本的12年里,民間版本層出不窮,但注定都充滿爭議。

久違的官方基尼系數

12年了,官方版基尼系數終于再現。

2013年1月18日下午,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就當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召開記者招待會。被問到“基尼系數”發布計劃時,馬建堂出人意料地公布了2003-2012年十年間的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2003年是0.479,此后波動向上,于2008年達到峰值0.491,2012年回落至0.474。

統計局基尼數據一經公布,引來一片爭議。經濟學家許小年質疑該數據過低,“連童話都不敢這么寫”。而北京師范大學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等學者則認為統計局的數據相對可信。

但更為引人關注的,是這次官方基尼系數發布的時機——國家統計局上次公布基尼系數還是在12年之前,因而此次公布該數據,被普遍解讀為是在為即將啟動的收入分配改革“鋪路”。

“政府已經承諾到2020年居民收入翻一番,若想兌現它的目標,就必須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做出一些調整,這可能是一個契機。”李實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此外,他認為統計局也受到一定的壓力,一是社會公眾希望知道收入差距的現狀,二是一些民間研究機構發布的基尼系數越來越高,“統計局再沉默下去,就不好交待了”。

在許多國家,政府均每年發布基尼系數。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局曾公布2000年中國基尼系數是0.412。南方周末記者查詢到,統計局曾在2001年第一期《中國國情國力》的期刊上,發布過1978年至1999年間歷年的農村和城鎮居民基尼系數:1978年的農村居民基尼系數為0.2124,城市為0.16;1995年全國居民基尼系數為0.389,1999年為0.397。

但為何2001年至2012年十一年間,統計局未再公布基尼系數呢?

名詞解釋

基尼系數由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用以測定收入分配差異程度。其值在0和1之間,越接近0表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