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條魚一輩子趕上的,凈是開水” 演員于是之,領導于是之
2013年1月20日17:19后,“演員于是之”重回大小報章。曾經棒殺過于是之的人開始深情懷念他;后輩晚生用傳說附麗自己心中的大師:《太平湖》的排練場,于是之從上場門走到臺口,一句詞沒有,臺下已哭得稀里嘩啦……但,在病榻上躺了十年之久的于是之,離場已久。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邵世偉設計 周一萍 管華 校對 胡曉菲 胡欣
老舍是于是之最后一個角色,也是他這輩子最想演的角色。
于是之成為“植物人”后,還會“流淚”。很多人都提起過于是之的眼淚,老妻李曼宜、曹禺的女兒萬方、濮存昕、宋丹丹……
讓童道明感慨的是2010年,一個記者執意到于是之的病房拍攝。告別時,記者將自己的鐲子戴在于是之的手上。素昧平生者的這個動作,讓病榻之上昏昏然多年的于是之流下眼淚。
2013年1月24日上午九時許,白色的靈車在首都劇場門口停留片刻,又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體量不大的建筑群繞行一周。
十年前,于是之一度病危,夫人李曼宜把丈夫最信賴的朋友請至家中“商量后事”。于是之行動靈便、表達自如時曾偕妻子參加友人葬禮。目睹吊唁者魚貫而行,他囑咐妻子:以后咱們不弄這個……聽了李曼宜的講述,與于是之相交二十幾年的劇評家童道明說:可以讓靈車在首都劇場門口停留五分鐘。濮存昕附議:那再繞人藝辦公樓走一圈吧。
李曼宜知道,于是之若能表達自己,會贊成這樣的儀式:不用你們來向我告別,我去向你們告別。1月23日,李曼宜特意給幾位年紀已大的老友打電話:明天你別去了,太早了……
在病榻上躺了十年之久的于是之,離場已久。
2012年,北京人藝成立60周年研討會,有人說:于是之背著我們,召集幾個秀才,搞出一個“心象說”。大伙在一個劇組排戲,我們從來沒聽焦(菊隱)先生說過什么“心象說”……
2002年,北京人藝成立50周年的宴會,劇作家過士行在人聲鼎沸的大廳中喃喃自語:“于是之沒來……有沒有于是之還是不大一樣……”
1992年,北京人藝成立40周年,即將從北京人藝常務副院長職位上卸任的于是之,總結人藝40年“探索足跡”時提到三個劇目:《龍須溝》、《虎符》、《絕對信號》。此言一出,引起很多爭議:《茶館》呢?《雷雨》呢?《日出》呢……
2013年1月20日17:19后,“演員于是之”重回大小報章。曾經棒殺過于是之的人開始深情懷念他;后輩晚生用傳說附麗自己心中的大師:《太平湖》的排練場,于是之從上場門走到臺口,一句詞沒有,臺下已哭得稀里嘩啦……
于是之和《龍須溝》里的程瘋子投緣,26歲的于是之因此嘗盡成功的喜悅。但因為不理解少年維特“為什么”煩惱,《雷雨》里的周萍卻讓他跌入自卑的深谷。
《茶館》之后,彭真接見飾演王掌柜的于是之。
“我帶領整個劇組走進了太平湖……”
《太平湖》中的老舍是于是之的第29個角色,也是最后一個角色。
1987年8月24日,《太平湖》建組。在此之前,于是之特為這出戲的閱讀已經持續了近一年時間:魯迅的《野草·死后》,老舍先生的生活自述……“先生竟然那么地喜歡但丁,這倒可以與《太平湖》聯系在一起。”沉浸在醞釀人物的思索中,于是之時而以俄國戲劇大師梅耶荷德的話“藝術的美妙,就在于變化,就在于你時時覺得自己還只是個學生”自勉,時而陶醉于一片“新鮮、有趣、總想笑”的心境。
于是之體驗老舍欲罷不能的時候,劇作家蘇叔陽正對《太平湖》做第14輪修改。
誰都看得出劇本的毛病,包括于是之自己。“好像所有的意思都寫了,但肉埋在飯里,盡人皆知的寫得多了,思想就沒有鋒利。”于是之在1987年9月2日的日記中寫道。
但《太平湖》一定要排;老舍,于是之一定要演。
1987年底的一次內部連排之后,導演林兆華追上剛看過戲的劇作家李龍云,請他找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老英(若誠)”出面勸勸于是之,“把戲先???rdquo;。
“你說話他們往心里去。”林兆華對李龍云說。
李龍云是否充當了林兆華的說客不得而知,但林兆華確實曾和英若誠勸說過于是之,未果。
于是之繼續他的閱讀。讀《微神集》、讀《十年浩劫中的受難者》、讀《四世同堂》、讀《正紅旗下》、讀《將飲茶》、讀佛書……在日記中摘錄“一經頓悟,即可成佛”,“‘涅槃’這個世界的特點是‘常、樂、我、凈’”之后,旋即以法國啟蒙主義的觀點否定之:“宗教是由于傻子和騙子相遇產生的。”腰肌勞損的于是之“試步”,覺得自己似得老舍之神;他嘗試練習胸腔發音,希望借此找到“先生說話的韻味”……
自1944年,在學生業余劇社演戲,43年間,老舍成了于是之頭一個非演不可的角色,甚至不惜讓并不成熟的劇目“強行上馬”。
老舍代表了人生和藝術的標高。于是之評價這位與自己一樣出身寒苦,卻學貫中西的大家,“精通世故而不世故”,“他是一個很講究規矩的人,既是旗人的,也有歐洲的”。
在《談<茶館>的魅力》一文中,于是之津津樂道《茶館》的種種好處:“第一幕有22人說話。這幕戲概括了戊戌政變后的世情,一共3103字……第二幕說話的有19人,字數5906字。第三幕講話的是24個人,對話字數8668個……老舍先生用最平常的字,組成一萬八千多字的對話,概括了半個世紀的歷史,而且概括得那么生動、深刻……”
盡管此前兩年排演《洋麻將》,于是之對演戲已生“厭煩”,但當向自己心中的藝術標高發起沖擊的機會到來時,于是之仍不顧一切地沖了上去。
結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