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稟性與教養
對任何人而言,稟性都是重要的。但不論我們出身如何,教養都可以讓人改變。古之所謂教,正在于改變人。人之所以為人,正因其以不懈的后天努力,來改善我們的先天;不像禽獸,基本為本能所驅動。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陶雅婷
對任何人而言,稟性都是重要的。但不論出身如何,教養都可以讓人改變
前些時候,曾為四川大學的“葛小佳優秀論文獎”頒獎,并受命說明這一獎項的緣起。我說話時引用了葛小佳一篇有名的論文,探討稟性與教養(Nature and Nurture)之關聯互動(該文發表在美國《發展心理學》上,被認為開拓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已成為那一領域不能不提的經典論文,引用達數百次)。文章的內容,其實我也不甚懂,不過借其題目以“說事”而已。
所謂稟性,亦通常所說的本性或本質,似乎與生俱來,難以改變,卻又非不能改善。孟子曾說,“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而人之所以為人,正因其以不懈的后天努力,來改善我們的先天;不像禽獸,基本為本能所驅動(當然,像“動物世界”一類紀錄片,也常為動物的“獸性”作出科學解釋,仿佛所有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