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統計圖書觀察】文史篇:“對于當前所做之事的責任”
狄百瑞先生認為儒家傳統是多樣的,不是單一的。如果繼承儒家傳統,首先要繼承儒家的自省傳統。如果要為儒家減壓,首先要為儒家減負,不必希望儒家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思想資源。
責任編輯:劉小磊
或許是因為近百年儒家承擔了太多責任,被壓抑得太深,這幾年儒家的復出帶有強烈的“復仇”氣息,使得原本溫和的儒家具有了攻擊性。有些鼓吹者把儒家視為完滿的傳統,在其中發現了幾乎所有的善的價值。一種儒家原教旨主義呼之欲出,對儒家的批評被視為對儒家的無知。
狄百瑞先生對儒家傳統的態度更為復雜,他認為儒家傳統是多樣的,不是單一的。如果繼承儒家傳統,首先要繼承儒家的自省傳統。在《亞洲價值與人權:儒家社群主義的視角》里,狄百瑞批評了那種亞洲價值以儒家傳統為主而儒家傳統適合威權統治的說法。他指出,儒家有著社群主義傳統,但也會被威權主義政治借用。這種自省的傳統,在當代儒生的著作中很難看到。
《農民公民權研究》,張英洪著,九州出版社,2012年9月。
《社會思想的視角》,王焱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中國近代外交的形成》,[日]川島真著,田建國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
《阿倫特政治思想再釋》,[英]瑪格麗特·卡諾凡著,陳高華譯,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