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HOW TO成為一個推理高手?
想要成為一個推理高手,首先容貌不能太突出。雖說電影里的偵探們都男的俊、女的美,但要真正成為一個生活中的推理高手,長得過于矚目不是件好事。長相俊美 的人容易在人群中一眼被辨認出來,無法輕易取得別人的信任,同時不便于后期偵查工作的開展。
01
臉
想要成為一個推理高手,首先容貌不能太突出。雖說電影里的偵探們都男的俊、女的美,但要真正成為一個生活中的推理高手,長得過于矚目不是件好事。長相俊美 的人容易在人群中一眼被辨認出來,無法輕易取得別人的信任,同時不便于后期偵查工作的開展。不容易被人提防的大多數是外形普通,但有親和力的人。實際上, 愛嘮叨的師奶或不諳世事的小孩更容易讓人卸下心防。
02
臉
接下來要對你的腦子提出一些要求。你可以靠后天去養成,但這些素質非常必要。首先要有強烈的好奇心,要知道,案件不會自己主動闖入你的視野,好奇心能讓你 快速發現可供推理的苗頭;其次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致的觀察能力,推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蛛絲馬跡往往會成為推理的關鍵;再者是豐富的想象能力、強大的邏 輯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只有綜合這些能力,才能真正讓你的推理順利的進展下去。
03
臉
還有一點極為重要,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你在明處,對手在暗處,你的一舉一動很大程度牽制于對手,或案件本身的進展。在你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些突如其來 的轉折也許會讓你措手不及。此時,你的心理素質就相當關鍵了。這些突如其來的東西很有可能會毀了你前面的一切分析,但也很有可能會轉化成為案件的破綻。所 以,務必要訓練好你的應變能力。
04
臉
為了檢驗你的能力,我們先玩一些游戲吧。數獨游戲能增強你的注意力和分析力,填字游戲能培養你的聯想能力,殺人游戲能鍛煉你的觀察能力,你甚至可以玩玩“植物大戰僵尸”和“憤怒的小鳥”,每過一關你就往強大的心理素質更近一步了。
05
臉
如果你是一個研究型的推理粉,那么犯罪心理學和佛洛依德也許是你的最佳選擇。如果你是一個書蟲,那么福爾摩斯全集以及當下最熱門的一些推理小說就是你的良 師,當然,你愿意了解一下李昌鈺的破案實錄就更好了。而對于那些喜歡從歷史故事和科學常識中吸取經驗的人來說,科學松鼠會的果殼網也許能幫上你的忙。
06
臉
想要更直觀的接觸推理?那么,去看美劇吧。他們有許多真實案例作為指導,再加上一群腦子發達至變態的編劇,相信你能從中學到更多的實操內容。比如運用各種 線索偵破案件的《CSI犯罪現場調查》、教你如何從微表情中辨別是非的《別對我撒謊》……什么?這些片子還讓你頭疼?好吧,那你只好去看《金田一少年事件 簿》和《名偵探柯南》了。
07
臉
不要因為自己辦事馬虎,就放棄了成為一個推理迷的權力。你給自己制造的那些小“案件”,能讓你比別人更有機會成為一個推理高手。別誤會,可不是讓你去犯 罪。你沒有殺過人放過火,但肯定試過弄丟鑰匙吧——你最常把鑰匙放在哪里?你最后一次見到鑰匙是什么時候?有什么人可能見過你的鑰匙?如果你還經常迷路, 啊,老天真眷顧你,趕緊靠自己的推理能力找路去吧。
08
臉
好了,現在我們來加強訓練。研究一下樓下野貓發情的時候會前往的路線,或者是鄰居的美女到底在做什么工作。你還可以請家人或朋友配合,幫你完成一些簡單的 培訓。比如讓他們在你的客廳里留下一堆果皮,讓你來猜猜到底是誰干的。對了,網上經常流傳著一些美國FBI犯罪心理測試題,你也許可以試試。
09
臉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案件來練習自己的推理能力,是最有趣且無傷大雅的嘗試。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也可以試一下人肉搜索。千萬不要懷疑自己的力量,郭美美和紅十字會那點兒破事不正是被網友挖出來的么?也許你無意中還做了好事呢。
10
臉
基本上你的培訓工作已經結束了。接下來,你現在可以開始根據電視上和報紙上對案件的報道,去進行你強而有力的紙上推理工作了!注意,警察和法醫還是有他們的用處的,千萬別想替代他們去拯救全世界,你只需要好好保護自己就行了。
幫助推理的實戰招數 跟蹤術
跟蹤,是偵探術的第一課。千萬不要以為跟蹤沒有技術含量,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1. 切忌害怕被對方發現而躊躇不前,應細心而果斷地行動。
2.如果對方躲進建筑物,應迅速查明有無后門及可逃脫的地方。
3.如果一味盯著前方,有可能被對方的同伙反跟蹤,所以應常注意前后左右。
4.事先準備好簡單的化裝用具。
5.有必要準備餅干、巧克力等易攜帶食品。
6.如有時間趕緊小便,隨時保持輕裝。
7.跟蹤女性時,注意不要被誤認作流氓。
8.穿沒有聲響的膠底鞋。
9.在對方買車票時,要大膽地接近,弄清其去向。
攻占!從推理小說開始
推理小說是一種智力小說,它不是情感的產物—像其他的文學作品那般,即使它充滿了奇幻般的描寫,它最吸引人的還是那深藏著的果核—讀者在層層抽絲剝繭中體 驗到的智力挑戰。這的確是一種挑戰。埃勒里·奎因的很多小說里面都會有這樣的一章《挑戰讀者》—這樣明目張膽的宣戰,是作者和讀者的角逐—究竟是作者設計 的局更迷離,還是讀者的頭腦更清醒。
在讀過大量的推理小說之后,這種樂趣會被降低。從讀第一個字開始,讀者就已經習慣性地對一切抱著懷疑的態度,每個人,每句話,經驗豐富的讀者知道哪怕是最 細微的描寫都不能被錯過。而謀殺是相同的,在尋找兇手的過程中,首先尋找動機—動機也不外乎這樣幾種,為錢,為愛,為恨—我們只要能確定動機,兇手的影像 就已經不那么模糊了。然后是犯罪的可能—誰有機會?不在現場的證據是很容易偽造的,首先要懷疑的就是這不在現場的證據。很多時候會有看似完全不可能的情況 發生,似乎沒有人有機會實施罪行,但是,罪案發生了卻是不爭的事實,那么,這里面作者一定設計了一個不太明顯的局。這時候,讀者需要的就不僅僅是推理了, 他還要加上一點點的想象,初看一切都不符合情理,但是,只要加上一些合適的背景資料,所有疑惑都可以得到圓滿的解釋。是的,如果一個讀者想要贏得這場斗 爭,光有嚴密的推理還是不行的,他必須還要大膽的猜測。謎底最終揭開了,兇手被指證了,沒有證據,這不要緊,即使讀者輸了這場角逐也不要緊,樂趣已經得到 了,在推理和猜測的過程中,一切已經完成。
人生快事,這也算是其中一件了。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