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偉 A股傳奇,中場休息

作為中國股市符號之一,“最?;鸾浝?rdquo;王亞偉辭職成為市場關注熱點。他何以成就此業績,他的離去意味著什么?

“最?;鸾浝?rdquo;王亞偉走了,一個延續了7年的股市傳奇畫上了句號。“也許最終就是那么幾個數字,這是基金經理的宿命。”王亞偉淡淡地說。

5月7日下午,北京西城區金融街通泰大廈12層,在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部會議室內,王亞偉宣布辭職。

以王亞偉內向的性格,他本不愿以新聞發布會的高調方式來宣布辭職,但考慮到“辭職”一事對市場的影響,華夏基金和他個人都有必要給華夏基金持有人及市場一個交代。

王亞偉為何在巔峰狀態時選擇激流勇退?他走上神壇時的“天時、地利、人和”發生了哪些變化?他在堅持什么?

華夏基金原獨立董事王連洲在微博里寫道:“亞偉離職可以理解,體制不改,留人也難。”公募基金行業的監管及激勵體制是制約基金經理發展的“天時”。

華夏基金內部股東數量增加,頻繁的人事變化,改變了王亞偉的“地利”和“人和”。曾經有利于王亞偉成名的內部環境發生了變化。王辭職3天后,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因“個人原因”辭去總經理職務。“無范不王”,沒有范勇宏,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王亞偉。

在外界看來,王亞偉做了一個聰明的決定:巔峰時期全身而退,既可保“金身不敗”的名聲,又可開創屬于自己的事業,一舉兩得。

尋找王亞偉

1989年,18歲的王亞偉考入清華大學電子系,他是當年安徽省理科高考狀元。入學后,他發現自己其實對電子專業并不感冒,反倒對證券投資有著濃厚的興趣。他選修了經濟管理學院的企業管理雙學位,同學們曾對此不屑一顧。

1994年7月,王亞偉畢業,進入中信國際合作公司。就在這一年,范勇宏領導的華夏證券有限公司東四營業部成為全國最大的證券營業部,江湖人士賜予“神州第一營業部”的美稱。

1995年下半年,王亞偉抵擋不住內心的沖動,跳槽到華夏證券東四營業部,擔任研究部經理。當時,他的主要工作是調研上市公司,分析企業基本面,為客戶挑選具備投資潛力的股票。

王亞偉加入范勇宏團隊時,東四營業部正處在高速成長期。1996年至1998年,凈利潤分別為5508萬元、1.5386億元和1.3445億元,連續3年高居京城券商首位。實力雄厚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紛至沓來,王亞偉得以與這些證券市場的大鱷們建立起人脈關系。

嫡系人馬組建華夏基金

1998年3月5日,時任華夏證券董事長邵淳授命范勇宏籌建華夏基金。在僅有的十幾名員工中,絕大部分都是“華夏證券系”嫡系人馬。

據當時公開資料顯示,公司高層多是“華夏系”嫡系人馬,而王亞偉更是范勇宏從東四營業部帶過來的嫡系中的嫡系。

4月28日,華夏基金發行第一只封閉式基金“基金興華”,王亞偉任基金經理助理,后升任基金經理。2000年1月,在全球網絡股泡沫的浪潮中,王亞偉成功捕獲大牛股——上海梅林,獲得200%的收益,一戰成名。其重倉持有的網絡概念股中興通訊、綜藝股份也領漲A股市場。

王亞偉執掌基金興華的3年業績不俗。據Wind資訊統計,基金興華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是90.48%,同期上證綜指的漲幅是18.79%。

2001年12月18日,華夏基金首只開放式基金“華夏成長”成立,王亞偉出任基金經理,這是他執掌的第二只基金,連續兩年跑贏大盤。

這一時期,王亞偉的選股策略是“投資基本面良好的成長股”,這與他1995年剛入行時的理念高度一致。

2004年,華夏基金人事動蕩,而王亞偉也迎來了人生的一道大坎。當年5月、8月,華夏基金副總經理金旭、總經理助理江暉相繼跳槽至其他基金公司。

與此同時,華夏基金同系企業——華夏證券挪用客戶保證金16億元被曝光,同時被揭露投資股票市值虧損達7億元、自營投資虧損17.9億元、國債欠庫約10億元,外加10億元左右的經營性虧損,直接導致其后華夏證券及華夏基金相繼被中信集團旗下的中信證券收購。

2004年年底,王亞偉因誤判南方航空和中國聯通,導致其所掌管的基金業績下滑,排名行業倒數第一。

脫胎換骨

2005年4月,王亞偉被指派赴美學習9個月,暫時遠離了輿論的是非批判。

在美國學習期間,王亞偉意識到,一個企業在產生、發展和消亡過程中對應不同的投資者,從早期的天使投資、VC、PE到公開市場IPO,對風險和收益偏好不同的投資者可以在不同階段投資一家公司,甚至上市后,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兼并收購或者投資企業垃圾債對一家企業進行投資。

在中國,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引爆了新一輪牛市。

牛市到來的前夜,華夏基金再度陷入人事震蕩,創始高管團隊只剩下范勇宏、王亞偉、滕天鳴和張后奇4人。

“華夏系”公司在股權層面也進入了動蕩期。2005年9月,華夏證券被中信證券收購,改名為中信建投。華夏證券東四營業部被更名為中信建投北京東直門營業部。華夏基金被收購只是早晚的事。

2005年12月,王亞偉從美國學習歸來,物是人非,公司里新面孔多于老面孔,股市環境也今非昔比。在基金經理青黃不接的斷檔期,王亞偉成為范勇宏手里唯一的王牌。12月31日,王亞偉被任命為華夏大盤基金經理。

范勇宏需要王亞偉們把行業第一的寶座從南方證券手里奪過來。據申銀萬國證券官網公布的“歷年資產規模排名前三的基金公司一覽(不含聯接基金)”數據,2004年,華夏基金資產管理規模被南方基金超過,連續兩年排名行業第二。

騎上牛背

2006年,范勇宏招募劉文動加盟華夏基金擔任投研總監。劉文動對投資時點的把握能力很強,尤其是大勢的漲與跌。王亞偉的強項是對個股的選擇,王劉二人堪稱絕配。

王亞偉的投資哲學也在逐漸形成。他堅持認為專業投資者需要通過獨立思考,形成一套能夠體現自己風格、并適合自己運用的投資方法。在信息泛濫的時代,投資者要想抓住大牛股,必須學會過濾信息,抓住投資的關鍵。

在挑選個股方面,王亞偉只選擇投資那些“只輸時間不輸錢”的股票,這類股票通常具備低風險高收益特征,能夠在業績支持的情況下,獲得穩定和持續的成長。

在外界看來,王亞偉的這些投資理念應屬“價值投資”范疇,但王不認同以價值投資或投機來鑒別不同的投資風格。他堅持認為,價值投資與投機的唯一區別是投資者有沒有對股票做過認真仔細的研究。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對股票做認真的研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則可采取靈活的策略。”王亞偉操作過的股票都出現高換手率現象,這與投資者通常理解的價值投資精神相違背。

2006年,王亞偉開始重點關注未股改股票、重組概念股票、資產注入概念股票、隱蔽資產型公司股票等股票種類,對這些其他專業投資者不感興趣的冷門股的挖掘,成就了王亞偉的傳奇。

在很多人看來,重組概念股與王亞偉倡導“有業績支持的成長股”概念沖突,但王認為,重組股是中國證券市場特定發展階段的產物,蘊藏很多投資機會。

王亞偉選擇“冷門股”的邏輯是:當基金經理們都傾向于選擇某只或某幾只股票,那說明這些股票的確是好股票,而基金經理又必須完成打敗指數的重任。因此,如果抱著從眾心理去購買熱門股,從概率上來說,他超越其他基金經理的可能性就很小。

為了配合王亞偉的投資理念和選股范圍,華夏基金降低了“華夏大盤精選”所投資股票的市值門檻。2006年11月,“華夏大盤精選”把大盤股的定義修改為總市值不低于15億元。按照這一標準,很多中小股也成為“華夏大盤精選”可投資的品種。

2006年,王亞偉雖然取得了不俗的投資業績,但依然未能獲得行業領先的地位,“華夏大盤精選”以154.49%的業績跑贏大盤,但在118只基金中只排名第12位。

成神之路

2007年,中國股市進入牛市上升期,王亞偉也逐步走向神壇。

2007年1月15日,華夏基金耗資500萬元申購華夏大盤精選基金份額。隨后,華夏基金發布公告稱,因基金持有的部分股票處于股權分置改革中,預計上述股票復牌之后會給基金的凈值帶來較大影響,為保護持有人利益,暫停本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的申購、轉入轉換和定期定額業務。

因為不受基民申購的困擾,王亞偉可以按照自己的策略和節奏進行投資,無需為短期業績排名所累,這直接讓其在排名爭奪戰中受益。

重視基金業績而不是規模,王亞偉的成功受益于于范勇宏的這種理念。

2007年下半年,股市的火爆行情帶動基金行業的瘋狂擴張?;鸸緸榱俗分鸲唐诶?,通過大比例分紅、份額拆分、封轉開,及種種持續營銷活動,進行規模擴張。在范勇宏看來,這種重規模輕業績的發展模式最終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他堅持讓華夏基金不通過這種方式盲目擴充規模,而追求有品質的增長。

2007年,由于對牛市判斷較為準確,華夏旗下大部分基金都保持了行業前1/2的位置。王亞偉執掌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更以226.24%的凈值增長率高居國內各類型基金之首。

王亞偉成為了“中國最賺錢的基金經理”。至此,華夏基金成功超越南方和嘉實,資產規模擴張到1700億元。

2008年上半年開始,中國股市由牛市轉入熊市,年中遭遇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中國股市出現斷崖式下跌。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王亞偉依然為市場所熱捧。10月20日,由王亞偉擔任基金經理的華夏策略精選發行,一日便募資15.83億元。王亞偉開始同時管理華夏大盤精選和華夏策略精選。華夏策略精選在成立之后就一直不開放,只能贖回不能申購。

2008年,華夏大盤精選以34.88%的單位凈值跌幅在抗跌榜上位居第二名。這一年,華夏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沖過2000億元大關,奠定了華夏基金成為“中國最大基金公司”的地位。

2009年12月31日,華夏大盤精選以116.19%的收益率領先競爭對手0.11個百分點,再次奪得年度收益率冠軍寶座。王亞偉投資和重倉的股票被投資者大肆追捧,形成A股獨特的“王亞偉概念股”板塊。

成名給王亞偉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是所謂的“王亞偉概念股”。他開始變得畏首畏尾。入手之前,王亞偉都要考慮一下:買了之后會不會被廣泛報道,散戶跟著買賠錢了怎么辦?

更讓人擔憂的是,王亞偉還沒去上市公司實地調研,“王亞偉要去調研”的消息就已經在市場里傳開了。與圈內外正常交流,王亞偉不敢輕易發言,怕不成熟的觀點被媒體報道,由此造成誤傷無數。

久而久之,他離市場越來越遠。

黃金一代離去

在華夏基金快速擴張的過程中,股東和管理層之間的潛在沖突始終存在。

2006年3月,中信證券收購華夏基金100%的股權。華夏基金董事會中除了王東明和范勇宏外,只剩3名獨立董事。股東和管理層雙方的權力得以平衡。

2009年7月,坊間傳出,王亞偉與范勇宏將辭職的消息,事后王亞偉和華夏基金均出面否認。此時,正是證監會批準華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之時。

2010年1月1日,證監會暫停華夏基金新產品的申請。10月13日,華夏基金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被暫停受理、審核。當年,證監會為了加快基金發行的速度,開設了5條審批通道,而且,基金公司能同時申報2只及以上的新基金產品,這使許多基金公司受益,而華夏基金則錯失了良機。

2010年7月,華夏基金正式公告,王亞偉不再擔任華夏基金投委會主席一職,該職由范勇宏兼任。8月、11月,中信證券先后出讓華夏基金31%和20%股權給5家公司,獲得股權轉讓收益83億元。

以范勇宏為代表的華夏基金管理層一直希望主導股權轉讓的希望破滅了,而管理層向股東方提出的股權激勵要求也未得到回應。在此期間,又有傳言稱王亞偉、范勇宏將雙雙辭職,后遭華夏基金與證監會否認。

華夏基金管理層決定另起爐灶搞股權激勵。2010年9月21日,由華夏基金和北京匯通高華咨詢有限公司發起成立的北京華夏人理財顧問有限公司成立,其中華夏基金出資1020萬元,占51%。華夏基金管委會成員趙獻武、華夏基金深圳分公司總經理謝國滿分別是股東公司的股東。

2010年至2011年,王亞偉的業績未能獲得行業第一的名分。這多少讓人對這個神話有些感傷。2010年,王亞偉執掌的華夏策略精選和華夏大盤精選分別以29.50%和24.24%的收益率排名偏股基金第三名和第七名。2011年,華夏策略精選和華夏大盤精選分別下跌14.25%和17.10%,未能進入行業前10名。

2012年1月 ,市場上傳出消息稱,王亞偉或將離開華夏基金,遭到華夏基金否認;4月23日,華夏基金公布一季度業績報告,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出現大量贖回;4月29日凌晨,范勇宏給媒體圈人士發短信稱:“王亞偉辭職了,謝謝關心”;5月7日,王亞偉辭職一事被證實。

在此時提出辭職,王亞偉解釋:“現在華夏基金股權轉讓落定,可以重新開始發行新產品,業務能夠正常發展了,公司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而自己“有一點力不從心”了。

5月10日,范勇宏辭任華夏基金總經理職務,擔任公司副董事長。

至此,中信證券徹底控制了華夏基金,“最?;鸾浝?rdquo;的傳說也告一段落。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