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我們男人的剃頭故事
理發是一種必不可免的麻煩?!熬诱湟鹿?,尊其瞻視,何必蓬頭垢面,然后為賢?”理發亦是觀瞻所系。在我們的社會里,如果你蓬鬙著頭發,就會有人疑 心你才從監獄里出來。
紀曉華 香港設計師 生活、旅行家,專欄作者
紀曉華 (Getty IC 丘鰻魚 謝墨 本刊資料庫/圖)
小時候家里窮,剪頭發差不多是每三個月才做一次的事。每次都剪很短,媽媽說,這樣才劃算。爸媽說好看,就傻傻地相信好看了。以往很享受剪頭發,因為這都是 “家族”聚會前才做的,表哥表弟們就在理發攤排坐開,看看漫畫,鬧鬧玩玩就一天。中學時代有發禁,發型受限制。但隨著去國外留學,頭一次留長發,也燙了一 次頭發。那時自以為很有型,現在看回,確是今生最令人驚駭的造型。直到工作以后,總算是找到了一個固定的發型師,定下一個基礎。
譚盾 作曲家 社會活動家
我頭發從來沒要理發師修剪過,在我頭上動剪的只有兩個人。小時候經常是我媽媽拿把小剪刀為我“更新面目”;出國后,理發工具鳥槍換炮了,小剪刀變成了可調 節電動剪,理發師也變成了自己。這個習慣一直沒變過,我至今保持自己給自己理發是有一個說法的:省下去外頭理發的錢,捐給非洲兒童。
迪奧尼西奧 雕塑家 雕刻修復師 社會活動家
在意大利,理容是一種文化,人們經常會來到理發店做一套像上海Massage式的全方位服務。那不僅是清潔,更重要的是造型,包括發型、胡須。大家常說迪 奧尼西奧看起來并不像人們印象中的藝術家,或許因為我是一個意大利人。我的頭發一直是朋友打理的,但這卻只是少數人知道的秘密。對于發型,我追求舒適、隨 意,但同時無法忽略的是根植于血脈之中的意大利優雅。今年已經是我來到中國的第七年,現在我更樂意把自己“中國化”,而非穿著唐裝的“外國人”。
王石 企業家 探險運動家
深圳常去的理發店是萬科金色花園一樓的“剪一派”,常去并不是剪得特別好,而是輕車熟路使然。北京東城區平安大道有家“金板寸”,專門剃板寸。這是一家不 大的理發館,門口掛著橫豎兩塊牌匾,橫的:金板寸,豎匾:寸板金。進了門感覺是針對販夫走卒開的大眾店。不溫不火的師傅招呼先洗頭。圍上圍裙,粗木凳坐 下,頭低下,專職洗頭的一位小伙子嘩啦啦開了熱水龍頭。雖然不大舒服,卻是久違的少年回味……理發的是位年輕師傅,也許專司板寸的原因,手法極純熟,又極 細心。20分鐘過去,鏡中的板寸很中國。
陳丹青 畫家 文藝評論人
陳丹青 (Getty IC 丘鰻魚 謝墨 本刊資料庫/圖)
1982年初來到美國,那時中國畫畫的人尤其是中央美院的男人,都時興留那種一頭又亂又長的頭發,我就頂著一頭長發,穿著兩條我當時認為“最美國”的喇叭 褲“啪噠啪噠”就這么到美國來了。后來走在街上,發現根本沒人這么穿,一頭長發也非常不對。當時我想到理發店去簡單理個發,居然要十幾塊美元,就不去了。 現在看到當年的照片,實在像個越南船民,看在紐約林肯中心參加畫展時的錄像,我操,那樣子真他媽無恥。當時,頂著這樣一個無恥的形象居然還到處和人見面。
牛牛 鋼琴家 肖邦、莫扎特音樂優秀演奏者
牛牛 (Getty IC 丘鰻魚 謝墨 本刊資料庫/圖)
我的頭發都是由媽媽打理的。大家說這是“家庭系”特色的小平頭。媽媽說,男孩子出汗多,所以要清爽一點,就把我的頭發都剃上去。許多藝術家都是長發,哪天我也要試一下。最有特色的是光頭,光光亮,也不用多費心思去打理。最主要的就是自然和舒服。
黃蒙拉 小提琴演奏家 帕格尼尼大賽金獎獲得者
小時候挺愛梳頭的,光亮、整齊,現在不會在頭發上花太多的時間,不過走出家門的時候還是追求清爽。平時上臺,會有發型師整理,但無論如何最后取得的效果都 要自然。精雕細琢并非每一個人形象的要求,理發和演奏古典音樂一樣——少點人工痕跡。父親仍舊是每天不變、傳統的二八分,這是每個時代人們不同精神的體 現,發型也是因人而異。愿意嘗試不同的發型師,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愛好。最懷念小時候理發的價錢。
陳光標 企業家 慈善家
我和太太總是在南京一家很小的沒有名號的理發店做頭。我和太太是分別去的,老板認識我10年了,叫楊家國。這家店不大,大概20平方米,里邊彌漫著濃重頭 油和發膠氣味。因為熟悉了,所以每次大概剪個小平頭就是5分鐘,洗頭和吹頭我就去家里自己弄了。剃個頭老板開價是五塊,因為我是老顧客,他給我打6折,每 次收我三塊錢。
后記
理發不是一件愉快事。讓牙醫拔過牙的人,望見理發的那張椅子就會怵怵不安,兩種椅子有點相像。我們并不希望理發店的椅子都是檀木螺鈿,或是路易十四式,但至少不應該那樣的丑,方不方圓不圓的,死橛橛硬幫幫的,使你感覺到坐上去就要受人割宰的樣子。
但是理發是一種必不可免的麻煩。“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視,何必蓬頭垢面,然后為賢?”理發亦是觀瞻所系。在我們的社會里,如果你蓬鬙著頭發,就會有人疑 心你才從監獄里出來。髭須是更討厭的東西,如果蓄留起來,七根朝上八根朝下都沒有關系,嘴上有毛受人尊敬,如果刮得光光的露出一塊青皮,也行,也受人尊 敬,惟獨不長不短的三兩分長的髭須,如鬃鬣,如刺猬,如刈后的稻稈,看起來令人不敢親近,魯智深“腮邊新剃暴長短須戧戧的好慘瀨人”,所以人先有五分怕 他。鐘馗須髯如戟,是一副啖鬼之相。我們既不想嚇人,又不欲啖鬼,而且不敢不以君子自勉,如何能不常到理發店去?
理發匠并沒有令人應該不敬重的地方,和劊子手、屠戶同樣的是一種為人群服務的職業,而且理發匠特別顯得高尚,那一身西裝便可以說是高等華人的標識。一塊白 綢布往你身上一罩,不見得是新洗的,往往是斑斑點點的如虎皮宣。隨后是一根布條在咽喉處一勒。當然不會致命,不過箍得也就夠緊,如果是自己的頸子大概舍不 得用那樣大的力。
頭發是以剪為原則,但是附帶著生薅硬拔的卻也不免,最適當的抗議是對著那面鏡子擰眉皺眼的做個鬼臉,而且希望他能看見。人的頭生在頸上,本來是可以相當的 旋轉自如的,但是也有幾個角度是不大方便的,理發匠似乎不大顧慮到這一點,他總覺得你的腦袋的姿勢不對,把你的頭扳過來扭過去,以求適合他的刀剪。疑心理 發匠許都是孔武有力的,不然腕臂間怎有那樣大的力氣?
最愉快的是洗頭。濃厚的肥皂汁滴在頭上,如醍醐灌頂,用十指在頭上搔抓,雖然不是麻姑,卻也手似鳥爪。令人著急的是頭皮已然搔得清痛,而東南角上一塊最癢 的地方始終不會搔到。用水沖洗的時候,難免不泛濫入耳,但念平夙盥洗大概是以臉上本部為限,邊遠陬隅輒弗能屆,如今痛加滌蕩,亦是難得的盛舉。電器吹風, 卻不好受,時而涼風習習,時而夾上一股熱流,熱不可當,好像是一種刑罰。
最令人難堪的是刮臉。一把大刀鋒利無比,在你的喉頭上眼皮上耳邊上,滑來滑去,你只能瞑目屏息,捏一把汗。刮臉的危險還在其次,最可惡的是他在刮后用手毫無忌憚的在你臉上摸,摸完之后,你還得給他錢。(摘編自梁實秋文《理發》)
解夢心理學概述
夢見理發意味著煩惱的減少、消失。通常理發相關的夢境,也會解釋為頭腦變得清醒理智。無數頭發絲,就意味著萬千煩惱絲,表明夢者近期可能因為某事而產生了較大的壓力,有了很明顯的煩惱。而夢中的理發,就是煩惱被清除了,思想又有了新的突破,思路又清晰了起來的意思。
黃歷選理發的日子
忌理發的日子
(2011年10月-12月)
10.29 12.18
宜理發的日子
(2011年10月-12月)
10.4 10.6 10.11 10.21 10.24 11.4 11.5 11.17 11.24 11.30 12.3 12.10 12.20 12.25
剃須前后用品
男人們都知道,剃須時需要將剃須沫或啫喱涂抹在胡須密集處,后使用專業胡須刀刮除。刮須后嘴部皮膚容易干燥、缺水,所以有人會涂上須后爽膚水或潤膚露,但 其實這并不夠?,F代科學技術研究發現,男人在剃須前后,都需要對臉部皮膚進行清潔與保護,這可比女人的日常護理臉部肌膚嬌氣多了。
其實男士理容步驟并不簡單,首先潔面,去除面部的污垢和油脂,皮膚即刻干凈清爽;之后使用爽膚水,補充水分,舒緩皮膚;然后使用潤膚產品,為干凈的皮膚注 入水分,保持滋潤。那么,如果需要剃須,則在潔面步驟之后,使用剃須啫喱,軟化胡須并滋潤皮膚;接著使用剃須刀,待剃須完畢,再使用爽膚水及潤膚產品滋潤 保護皮膚。
市面上常見的男士理容產品,不管是奢侈品牌或大眾快消品,大多是用于常規的日常皮膚護理,卻忽視了男士剃須前后的護理步驟。而吉列作為擁有百年理容經驗及 護膚科技的男士專屬品牌,近期為男士新開發了多款理容產品。包括了活能深層滋養霜、水養活力潔面啫喱、保濕爽膚水、控油礦物洗面泥、無油醒膚啫喱等5款。 配合吉列常規剃須產品,使男士更愿意享受理容的舒爽。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