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知道怎么造車了”——北汽控股董事長徐和誼訪談

徐和誼多次向同事朋友推薦海爾的書。“我最欽佩張瑞敏的創新精神與用人方法。”

出任“北汽控股”董事長職務一年多時間以來,身擔“改造北汽”重任的徐和誼考慮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用人,如何把有才能的人聚集到北汽。


北汽掌舵人徐和誼坐在他寬大的辦公室內,辦公臺對面的白墻壁掛著“賢聚”兩個字,墨跡斜下方的櫻桃木書架上,擺著海爾張瑞敏的幾本著作及徐和誼與張瑞敏的多張合影。
徐和誼多次向同事朋友推薦海爾的書。“我最欽佩張瑞敏的創新精神與用人方法。”
出任“北汽控股”董事長職務一年多時間以來,身擔“改造北汽”重任的徐和誼考慮最多的問題就是:如何用人,如何把有才能的人聚集到北汽。
徐和誼用《張瑞敏管理箴言100句》中的段落對南方周末記者講述“人”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我們所有的質量問題,都是人的問題,設備不好是人不好,零部件不合格是人不合格”,所以,“小到家庭,大到企業,人的工作最重要,人的工作難度最大”。
新年剛過51歲的徐和誼點燃“中南海”香煙,北汽諸多煩心事務讓他眉頭緊鎖,他順手把旁邊的窗子拉開一道縫隙。2008年1月中旬,北京冬天清冷的空氣吹進室內,穿著雪白襯衫的徐和誼并不為寒冷所動,這位煉鋼出身的“拼命三郎”也許早已煉就鋼鐵般的意志,來對抗寒冷,對抗壓力。


“當時是現代來北京,我們才得到信息,我一看兩個國家這么近,都是東方文化背景,他們想進入中國的意愿比較強烈,又以性價比高的經濟型轎車為主,而北汽也著急上轎車,我們兩家談得比較投機,兩杯酒一喝,感情就好了,這事
就這么成了,就這么個過程。”

“不只韓國現代,哪個國家對技術把守都很嚴。”

徐 鐘/攝


從首鋼帶來了什么
南方周末:在北汽人眼中,新中國第一輛轎車出自北汽,對于這個爭議,您能否給出一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