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爆炸前一小時目睹大霧中擁擠的義昌大橋 斷裂的歸途
當天事發地的能見度降到了30米。但該路段并未按規定封閉。于是9噸的煙花爆竹和春運回家的人群,一起在大霧中擠進了義昌大橋。而中國近年來的一系列重大橋梁事故,從南到北,原因各異,但都在告訴我們一點: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把以橋梁為符號的交通系統遠遠地拋在了后面。
責任編輯:楊繼斌
營救機械的吊鉤像一個巨大的問號。此次事故的諸多疑點,尚待解答。
當天事發地的能見度降到了30米。但該路段并未按規定封閉。于是9噸的煙花爆竹和春運回家的人群,一起在大霧中擠進了義昌大橋。
公開的資料顯示,河南省包括連霍高速河南段在內的多條高速公路,在建設中均存在已被嚴格禁止的違法轉包現象;南方周末記者所獲得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連霍高速河南段的車輛通行量,是設計通行量的兩倍。
中國近年來的一系列重大橋梁事故,從南到北,原因各異,但都在告訴我們一點: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把以橋梁為符號的交通系統遠遠地拋在了后面。
2013年2月1日清晨8點50分。致命的爆炸發生時,義昌大橋正陷入擁堵之中。
自西向東的車輛首尾銜接著蠕動在橋面上。貨車司機程剛生緊盯著前面貨車的尾燈,清晨的大霧越來越濃稠,這使得他幾乎都看不到更前面的一輛車。
當日,北方大規模的陰霾天氣已經持續了近20天。當地的氣象預報顯示:當日白天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最高溫度8℃,最低溫度-2℃。事件發生時,該路段的能見度降到30米以內。
沉悶的爆炸聲是從程剛生的身后傳來的,強大的沖擊波令橋面顫動,給停滯的車流帶來一次劇烈的“顛簸”。
爆炸發生于大橋由西向東第二個橋墩,巨大的力量對這種結構為簡支梁橋的橋梁有著毀滅性的破壞。大橋中間高二十余米的支撐橋墩在沖擊下,斷裂下落,承負橋面的T型梁失去了支撐。中間橋墩兩側長40米的10根T型梁,帶著橋面的車輛轟然落下。
事后官方的調查表明,一輛載有煙花爆竹的大貨車是此次塌橋事故的“罪魁禍首”。參與現場勘察的排爆專家王百姓介紹說,肇事車輛裝有的350多袋“雷子炮”和200多箱內筒式煙花約有9噸,相當于一噸炸藥的當量。這些煙花爆竹摧毀了義昌大橋。
23.6米的高度產生的勢能足以摔扁墜落的車輛,并帶來慘重傷亡。公布的死亡人數一再被刷新,從6人到9人,最后又修正為13人,受傷11人。
事故現場慘不忍睹。13名逝者的回家路永遠斷在了這里。
應封而未封的公路
霧大到幾百米外的人都看不到爆炸產生的煙火。但高速公路卻未按慣例封路。
2月1日清晨大爆炸發生前一個小時,南方周末記者曾經過義昌大橋。當時連霍高速三門峽段一直處于堵車狀態,客車時走時停。北方南下的冷氣流,帶來了零星的小雨,整個道路陷入一片大霧之中。之后,隨著天亮車流量逐漸增加,霧也更濃了。
2013年的春運從1月26日開始,公路系統除了承擔年關時期的貨運,運送旅客的規模預計將達到31.04億人次。義昌大橋所在的連霍高速公路是連接東西的大動脈。和落橋的眾多車主一樣,程剛生準備拉完這趟貨物就回家。
這本是程剛生年前最后一次“拉貨”。
1月31日,他的大貨車在成都的一家物流公司完成了貨物裝配。這輛鐵龍牌的半掛車貨箱裝滿了各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