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華喊冤內含玄機,停產只是一個傳說 央企“斗法”環保部

“違規項目停產、罰款十萬”,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領到了2013年環保部開具的第一張央企罰單。但神華堅稱一切合規,為何會接到處罰令?南方周末記者獲悉,玄機在于,盡管包頭分公司配套設施符合標準,但地方政府承建的污水外排管線卻并未同步竣工。

責任編輯:曹海東 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因為一紙處罰令,神華公開“叫板”環保部,在強大的質疑聲中,這場環保斗法最后變得“曖昧”許多。 (曹一/圖)

中國最大的煤炭集團為何會高調反擊環保部的處罰決定?尚方寶劍在握的部委為何高調公布決定,卻低調處理違規企業?一起司空見慣的環保違規案,其后又有何隱情?

央企第一罰

“違規項目停產、罰款十萬”,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領到了2013年環保部開具的第一張央企罰單。

2013年1月22日,環保部在其官方網站首頁公布對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頭煤化工分公司(以下簡稱包頭分公司)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書稱,2005年3月,該公司煤制烯烴項目通過環評批復,已于2010年6月投入試生產,但配套建設的環保設施至今未通過驗收。

環保部認為,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六條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包頭煤化工分公司違反了“三同時”——“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獲知,事情源于地方政府配套的排污管線滯后,在2011年6月以前,近一年時間內,為不耽誤煤制烯烴項目投料試車的進度,包頭分公司將污水直接排入黃河中。

據悉,煤制烯烴項目配套的主供水管線、廢水外排管線及雨水外排管線由包頭市九原區負責建設,根據2005年8月17日包頭市政府與神華集團公司簽訂的框架協議以及后期包頭市政府的安排,最晚應于2010年4月30日前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除開出罰單,此次環保部還要求,2013年2月8日前,包頭煤化工分公司須將改正違法行為和履行處罰決定的情況書面報告環保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和內蒙古自治區環保廳。

“正在風口浪尖,不接受任何采訪。”盡管事發一周,1月31日,包頭分公司黨群工作部副主任李強仍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

公開資料顯示,包頭分公司煤制烯烴項目是世界首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