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防務年鑒·文韜武略】中國軍隊:向國際舞臺中心靠攏
2012年,解放軍不斷強化與國際社會溝通的能力,逐漸褪去神秘化的色彩,力求破解西方輿論主導、構設的“中國軍事威脅論”。以釣魚島爭端中的一系列動作為代表,在事關國家安全的敏感事件中,中國軍方第一時間走到國際前臺,以實際動作和姿態配合國家戰略,此種行為方式超越了以往任何時期,引發了外界矚目和熱議。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楊寶璐
編者按:
從2012年中國軍隊設定的行動步驟和戰略動作“管中窺豹”,未來解放軍的建設重心,將有較大調整:由應對傳統安全威脅延伸到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由維護國家生存利益延伸到維護國家發展利益,由維護國家和平發展延伸到促進世界的共同繁榮。
2012年,解放軍不斷強化與國際社會溝通的能力,逐漸褪去神秘化的色彩,力求破解西方輿論主導、構設的“中國軍事威脅論”。
在事關國家安全的敏感事件中,中國軍方第一時間以實際動作和姿態配合國家戰略,此行為方式超越了以往任何時期。
中國軍隊在國際舞臺上的許多表現,都極好地支持和配合了中國既“韜光養晦”又“有所作為”的大戰略。
過去的一年中,中國軍隊的一舉一動幾乎都會在國際輿論場形成巨大的磁吸效應。全球各大媒體熱衷描述、解讀中國軍隊,但動機和初衷全然不同,圍繞這個世界級的龐大軍事體,國際輿論總是正面與負面摻雜、贊嘆與猜疑共存。
在一成不變的眼光里,中國軍隊卻悄然邁出關鍵性的步伐,向國際舞臺的中心靠攏。
邁出這一步并不簡單,它既是解放軍向國際化、外向型發展的自發選擇,也有越發復雜的國際安全環境外部助推的現實因素。
多說,主動說
“中國是否準備在南海地區發動一場戰爭?”“‘遼寧’號航母裝備存在不存在所謂的‘竊取現象’?”
2012年,中國軍方舉行新聞發布會的次數創下了新紀錄:12場例行記者會,1場專題新聞發布會。記者會的風格也越發成熟務實,直截了當的問題頻頻出現在記者會上,發言人亦給予了不少正面回應。
這是繼2007年設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制度,2008年舉行首場軍隊新聞發布會,2011年建立國防部例行記者會制度之后的又一個標志性事件。
面對全世界的關切目光,中國軍隊說得越來越多,越來越主動,也越來越不避諱所謂“敏感問題”。除越來越頻繁的記者會之外,國防部還在2012年發表了第5部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