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防務年鑒·文韜武略】“風火組合” 中國直升機從此大不同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直升機工業被外界認為靠仿制和授權生產度日,直-10的出現使得這一情況出現了改觀,其主要系統均為國產,特別是采用國產發動機,這在中國先進戰機中并不多見。正是由于研發直-10武裝直升機攻克了技術瓶頸,學會設計方法,鍛煉了研制人員,才在短時間內出現了直-19。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楊寶璐
上:直-10“霹靂火”;下:直-19“黑旋風” 。
對于中國直升機工業和中國陸軍航空兵來說,2012年可以揚眉吐氣一把了。
2012年11月,直-10“霹靂火”、直-19“黑旋風”武裝直升機這對“風火組合”首度公開亮相,成為珠海國際航展上的明星。
在多家媒體評選的國內航空業十大事件中,直-10和直-19的公開也都位列其中??陀^而言,直-10和直-19的實力,在世界范圍內可能還排不進前三,但是它們的出現,特別是直-10武裝直升機的研制成功,無疑意味著中國直升機工業的一次飛躍,它們為中國直升機工業增添了信心,給陸軍航空兵增加了底氣。
世界上第一架實用的直升機晚于固定翼飛機誕生三十余年,也從側面印證了直升機的研制難度。直升機的槳葉在高速旋轉中的受力極為復雜,直升機的“三大動部件”,包括旋翼、發動機、減速器,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基礎工業的水平。
直升機的研制,對于中國來說一度是老大難的問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直升機工業被外界認為靠仿制和授權生產度日:直-5是蘇聯米-4直升機的仿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