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VS地方股權市場 誰是資本市場未來十年的主角?

1月16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揭牌,宣告著“新三板”正式成立。運營該系統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被市場慣稱為“北交所”,作為全國性的交易所,它與上交所、深交所同是“銜玉而生”,但與滬深交易所不同,從一落地,北交所就面臨眾多“近親”兄弟的“圍剿”。

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面對5000萬家中小企業,新三板和地方股權交易中心,都想從中分得一杯羹。(CFP/圖)

新三板一落地,就受到眾多近親兄弟的圍剿。

在它和地方場外交易市場的這場競爭中,究竟誰能成為真正的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結論尚待觀察。

2013年1月16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揭牌,宣告著“新三板”正式成立。運營該系統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被市場慣稱為“北交所”,作為全國性的交易所,它與上交所、深交所同是“銜玉而生”,但與滬深交易所不同,從一落地,北交所就面臨眾多“近親”兄弟的“圍剿”。

區域市場大戰

在這場競爭中,企業家們是直接受惠者,去哪里掛牌融資,他們貨比三家,反復權衡。

相比低迷的A股市場,2012年場外交易市場建設熱火朝天。除了1月16日,新三板正式掛牌這個全國場外市場建設的標志性事件外,地方場外交易市場的發展速度也令人吃驚。

很明顯,一個發達的場外交易市場,不僅能滿足當地企業的融資需求,更能吸引各路資金源源不斷流入,為當地發展供血。因此,各地都盡力拼搶,天津、重慶、武漢、廣州等無不希望把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留在本地。

另一方面,新三板的定位是解決高新科技園區內企業上市問題,而國內中小企業數量超過5000萬家,市場蛋糕巨大,誰都想分一杯羹,這自然為地方股權交易市場留下了生存空間。

“我們想融資,也想通過一個平臺來親近市場,為以后上市做準備,但非高新園區企業的身份限制了我們去新三板的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