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視】禮貌是天性也是習得
在人類學家看來,禮貌就像“一場精致的游戲或舞蹈,其中的規則和禮儀自有存在之理”。坐、臥、行、儀,與人相交,何為適宜,何為得體,在在都是學問,需要好好學習。就算最初造作刻意,到后來就有可能固定下來而成為行為模式,要知道“姿態是可以變為習慣的”。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陶雅婷
良好的舉止言行可以減少犯罪、改善政治,使人更文明
現在學生都是網上提交作業,真是環保又便捷。不過,只有極少數同學能把電郵當成“信件”,在告知內容的同時保有書信寫作禮貌,絕大多數人只有一個光禿禿的附件,什么都不說。
一個學生坦率地告訴我:“中國人干嘛這么重形式,有用嗎?”他認為西方人講求“自由”,才不會把這當回事。
是我“奧特曼”,不懂得這是網絡時代的現實?人們在虛擬空間即時交流,電郵并不被看作“信件”,可以隨意為之。
不管怎樣,學生的言論卻透露出他對禮貌的態度和對西方社會的一些誤解。
我在英國訪學期間,曾在距離劍橋城不遠的戴姆·布拉德伯里小學短期“跟蹤教學”。除了對學校課堂教學的活潑可愛有深刻印象,最讓我訝異的便是英國兒童的禮貌教養。無論在街上還是在學校,認不認識,小孩子總是先向我微笑打招呼,讓我總是“坐”在春風里。有次,我和一個孩子在狹窄的步道相遇,我側身讓路,而這小孩因為沒“禮讓&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