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經濟改革展望】國企改革改不動在于觀念問題
為什么國企改革總是推不動,我認為有觀念上的問題。我們對國有企業制度的選擇不是立足于國有企業能不能搞好,而是立足于需要不需要國有企業,國家有限的公共資源放在哪兒更合適。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編者按:
2013年,改革重新風云激蕩,新一屆領導人頻頻放出信號,表明“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這一年,城鎮化、國企改革與市場經濟法治體系的推進這些至關重要的改革,將走向何方?有哪些爭論?需要警惕什么?南方周末呈現各方觀點,以期激濁揚清,凝聚共識。
我們對國有企業制度的選擇不是立足于國有企業能不能搞好,而是立足于需要不需要國有企業,國家有限的公共資源放在哪兒更合適。
為什么國企改革總是推不動,我認為有觀念上的問題。
我們對國有企業制度的選擇不是立足于國有企業能不能搞好,而是立足于需要不需要國有企業,國家有限的公共資源放在哪兒更合適。
國有企業只是國有資本的載體,國有企業的進退實質是國有資本的流動與分配。那么到底什么是國有資本?
現在公布的財政報告,是一本收支賬,公共財政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赤字多少,相當于企業的一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