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香奈兒之前,最好知道一下她和她的圈子

現代主義這一場藝術風暴在20世紀初,以小圈子、沙龍化的形式從香奈兒和畢加索周邊向外擴張。你喜歡香奈兒的產品,喜歡橫條紋設計,喜歡小香外套,喜歡2.55包,喜歡No.5香水,那么最好你要知道這些東西背后的故事——哪怕關于香奈兒的電影、紀錄片、傳記比比皆是。

責任編輯:袁蕾

法國新浪潮導演阿倫·雷乃《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電影劇照。女主角德菲因·塞里格在劇中的服裝由香奈兒設計。在此造型中大量運用了香奈兒一貫偏愛的羽毛。 (東方IC/圖)

“搶到一張《藍色列車》的票和搶到一張‘藍色列車’的票一樣困難。”1924年6月巴黎的一份周報評價道。此時,巴黎香榭麗舍影院正在上演一部名叫《藍色列車》(Le Train Bleu)的芭蕾舞劇。

“藍色列車”是1886年開始運行的一趟法國夜間豪華列車。它穿過法國南部蔚藍海岸,在二戰之前的幾十年中運送一批又一批的上流人士往來于Calais與Riviera之間——它經過戛納,在這個法國南部小城中,金棕櫚獎一年一度在此舉行。

1920年代,巴黎的富人階層以到蔚藍海岸度假為時尚,享受海灘與陽光,穿上泳裝,展現肌肉和身材。運動與小麥色皮膚成為一戰之后的風氣。俄羅斯芭蕾舞團(Ballet Russes)的《藍色列車》便以此為基本歷史背景。

這出由塞爾吉·迪亞基列夫領隊的芭蕾舞劇,背后主創陣容堪稱豪華:舞臺幕布是畢加索畫的,尚·考克托寫的劇本,亨利·勞倫斯負責舞臺設計,而負責演員服裝的是香奈兒。

這是一個圈子,畢加索、勞倫斯都是香奈兒的圈中好友,考克托是香奈兒的追求者之一。

2013年1月3日,香奈兒集團將畢加索為《藍色列車》創作的巨幅幕布和香奈兒的一生擺上廣州大劇院的展覽廳。這是他們第三次在中國舉辦“文化香奈兒”的展覽,而這些展覽,也只在中國舉辦。

你喜歡香奈兒的產品,喜歡橫條紋設計,喜歡小香外套,喜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