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大師趙本山
因為無法調和的“洗浴中心”,趙本山徹底退出春晚。趙本山和“春晚”花了22年時間,用21部小品回答了宋丹丹在《鐘點工》中提出的問題:如何把大象關到冰箱里。答案是,只要大象愿意減肥,冰箱樂意擴容,大象進冰箱是完全可能的。趙本山是藝術大師,更是生存大師。讀懂了趙本山,也就讀懂了當下中國的文化環境。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趙本山覺得矛盾在于,演員想要掌聲就得演得真,但要真的演得太真,沒諷刺也成了諷刺。
2013年1月18日,因為無法調和的“洗浴中心”,趙本山帶著小品《中獎了》和一班弟子,徹底退出春晚,一個時代在意料之中悄然落幕。
趙本山和“春晚”花了22年時間,用21部小品回答了宋丹丹在《鐘點工》中提出的問題:如何把大象關到冰箱里。答案是,只要大象愿意減肥,冰箱樂意擴容,大象進冰箱是完全可能的。
趙本山是藝術大師,更是生存大師。讀懂了趙本山,也就讀懂了當下中國的文化環境。
趙本山的書房里掛著一副對聯,“能受天磨真好漢,不遭人嫉是庸才”。即便在最火爆的時候,他也經常在書房整夜整夜地寫字。有機會拉住人說話,交流就會漸漸變成趙本山的專場演出。聊得興起,趙本山就說,把錄音筆關掉,我給你講個故事!惟妙惟肖地講完,從不忘了叮囑一句:“出去別說啊,你說我也不承認。”
趙本山與“春晚”的組合,是“江湖”與“廟堂”兩個話語系統的對接?;仡欄w本山的奇幻之旅,應該從一個秘密講起。
2008年“春晚”小品《火炬手》中,趙本山做了長達4分鐘充滿官方情趣的演講。演出完畢,趙本山在后臺失聲痛哭:“如果不是我和宋丹丹演就砸了。”
諷刺到鄉長為止
老趙不只被1994年“春晚”拒之門外,1995年那次也差點被干掉:
《牛大叔“提干”》審查階段,牛大叔原本是找鄉長解決小學窗戶沒玻璃的問題,交流中發現了“扯蛋”的淵源。一位領導不悅,當場槍斃。老趙輾轉聯系到對方解釋,這個小品給某國家領導人演過,人家說挺好。對方沉吟片刻提出修改意見。公演版本中,“扯蛋”的不再是鄉長,而是鄉鎮企業的秘書。
即便被刪改,《牛大叔“提干”》仍然一炮走紅,趙本山的聲譽也隨之水漲船高。
諷刺權貴贏得掌聲,不是趙本山靈機一動的發明,而來自深厚的民間傳統。
東北鄉間的二人轉小劇場,冷場時有幾招救場的殺手锏——挖苦權貴、精英、缺德的、殘疾人、傻子……簡單地說就是把高的拽下來,把低的踹一腳。這些殺手锏中最鋒利的一把,就是諷刺當官的和當差的。
吉林鄉下一家小劇場——原本猥瑣的角色換了身制服,忽然趾高氣揚起來,只見他舉著個大喇叭開始吆喝:“拉車的擔擔兒的,逛街的賣菜兒的,靠邊靠邊!那小子,說你呢!再不滾蛋秤桿子給你撅了!”
只有現場才能理解這個橋段的笑點,那是一種用鼻音哼出的,權力大得都懶得用的人才配擁有的半夢半醒的吆喝。演員話音剛落,全場掌聲潮起。
稍靜,穿制服的這位忽然轉身沖臺下自我辯解:“我可不是學城管??!下面這么多人,咱知道誰是城管??!”全場爆笑,歡聲如雷。
這樣的諷刺,演員內心未必有著強烈的道義擔當,但二人轉演員知道,這能牽動民眾樸素的感情。
面對類似的諷刺,基層官員一般都不以為忤。因為演員模仿官員時流露出的情緒往往是羨慕嫉妒,最后才是隱約的恨,始終保持著一種能收能放的彈性。東北民風剽悍,無論誰,如果被外界視為“黑社會”,內心甚至可能有種沾沾自喜的強者的感覺。最典型者莫過于馬大帥的小舅子范德彪,此人本來是個如假包換的屌絲,為了給外甥女壯膽也結結巴巴地聲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