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現實里 2012年作者紀錄片印象

國內紀錄片超常規發展的真正幕后推手,正是國家的紀錄片產業扶持政策,政府主管部門繼電視劇和國產動漫產業之后,又為紀錄片打造了一塊誘人的“政策洼地”,而紀錄片真正的繁榮,也需要更加豐富和多元內容和題材呈現。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千錘百煉》即將剪輯完成時,片中的“配角”——兩位選手的教練齊謨祥宣布,將參加職業拳擊比賽。得知這位告別業余拳壇近十年的選手,突然要參加強度更高的職業比賽,導演團隊大膽地放棄了原先的結構,把齊謨祥作為全片的第一主人公。雖然齊謨祥最后輸給了日本選手,但影片獲得了臺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陳曉卿/圖)

按照政府規劃,青龍村將一分為二,杜銀花非常焦急。一方面,她找到移民工作人員反映情況,另一方面,她希望把登記在自己名下的青龍村教堂的房產做成拆遷補償。紀錄片《青龍教堂》出自“體制內”導演,片中時而看到的是精神層面崇高的教義,時而又是現實里的一地雞毛。

國內紀錄片超常規發展的真正幕后推手,是國家的紀錄片產業扶持政策。

虎虎,6歲,家里最有學問的人

55歲的查曉原是北京郵電大學“文革”后恢復高考的第一屆畢業生,1982年分配到寧夏電信局。如果按照社會給他規劃好的路線,他現在應該是移動或者聯通某個分公司的老總。然而,一段支教經歷改變了查曉原的人生軌跡。

2004年8月,查曉原到西海固地區海原縣做了一年義務教師。“在這兒,我見到了真正的西北,真正的中國鄉村。”他開始嘗試著用DV攝像機記錄下自己生活的這個村莊。

老查有幾個電視臺的朋友,在技術上能得到一些指導,他決定自己拍一部紀錄片,“以前我看到電視里播過一些關于鄉村的紀錄片,我覺得自己拍得能比他們好”。此前查曉原曾經下海經商,有些積蓄,經濟上的壓力不是特別明顯。

海原縣九道村6歲男孩虎虎成了查曉原的主人公?;⒒⒊錾蟛痪?,就被父親遺棄,母親是一個有智力障礙的農民,平時只有姥姥、姥爺照顧他?;⒒?012年上了學前班,影片開始的背景聲音是他背誦的課文,“小河流水清又清……”畫面是荒涼的黃土高原,虎虎正和母親一起挖草藥。這里貧瘠得仿佛被世界遺忘了一樣,影片用直接電影的方法,平靜地記錄著這個西海固人家的起居。

貧困并不是影片表現的重點,虎虎身上的積極和達觀是真正吸引人的部分。這個6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承擔家族中男人的責任:放羊、喂牛、挖甘草發菜、收土豆、拾柴火……物質匱乏絲毫沒有改變他樂觀的天性,院子門口有幾塊磚,他就能和小伙伴們一起把它鋪成宮殿,躺在上面,像個帝王;春天果樹花開了,虎虎找來一段繩子,爬上樹去造一個秋千,喊小伙伴們過來享受。他對世界充滿好奇,可以把自家的雞蛋放到樹梢鳥窩里,也可以不知深淺地把土蜂窩招惹一下,盡管后果是被蜂子蜇得眼睛都睜不開了……甚至他生病時,作為家中“最有學問的人”,會向家里人不容置疑地交待:“先給我找一片安乃近,要是等一下還不行的話,你們再給我來兩片四環素。”

多年前,侯德健為了比照臺灣和大陸的人文生長模式,打過一個比方:在溫室里,撒下一萬顆種子,會成活九千九百顆,而在原野上,撒下一萬顆種子,也許只有一百顆發芽,然而事情的不可思議之處正在于此——溫室里的樹苗最高只能長到溫室的頂部,而原野上的新芽一旦成長,就會參天。這個比方完全可以移植過來比喻東部發達城市和西部鄉村。

2012年的“鳳凰視頻紀錄片大獎”把最高榮譽授予《虎虎》。

《虎虎》打動人的并不是虎虎的不幸,而是這個6歲男孩的樂觀。 (陳曉卿/圖)

安東尼奧尼的《中國》真實嗎

頒獎現場,查曉原顯然對結果有些意外,這是他第一次得到紀錄片最高獎項的鼓勵。老查自稱只是一個紀錄片愛好者,他甚至不知道制片人在攝制組里的作用。在國外,像老查這樣用心記錄社會,以一個人為中心完成作品的紀錄片工作者有個統一的稱呼,叫“獨立導演”或“獨立制片人”。

十多年來,國內的獨立制片人屢次在國際電影節展上有所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